1998年夏天,济南市文物商店来了一位顾客,经理崔明泉接待了他。顾客是章丘的农民,手里拿着一个金块,经测量金块的含金量为99.9%。经验丰富的崔先生看出这是一件珍贵的文物,顾客说,金块是修房时在他们的洛庄挖土挖出来的。
一年后的夏天,就在洛庄旁边的那个大土堆旁,修路取土的现代化推土机一铲子下去,竟然铲出了一大堆古代的器物,联想起一年前的事,人们这才意识到,大土堆厚厚的黄土下面竟然埋藏着无人知晓的远古故事……
1999年夏天,洛庄人悠闲安静的日子被打破了,村民们早就见怪不怪的大土堆,被考古专家初步判定为一座大型古墓的封土。
洛庄是山东省章丘市(隶属济南市)枣园镇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在村西约1公里的地方,很久以来就有一个硕大的土堆,当地人都叫它“冢子”。这个冢子很高大,顶子上面可以容纳百十个人,如果从这边上去那边下去,要用20分钟的时间。土堆的土特别瓷实,一直以来,村民们不断来这里取土盖房子,据村里的老人说,这个冢子原来有20多米高,后来取土多了,只剩下几米高了,四周还被刨得坑坑洼洼的。
1999年夏天,修路取土的推土机铲出了一些古代器物,这让所有的洛庄人大吃一惊,原来祖祖辈辈人生活的脚下,竟然埋藏着宝贝!
一个月后,抢救性发掘工作在洛庄铺开,由当时还在山东大学考古系工作的崔大庸教授担任考古队队长。
考古队大致弄清墓葬范围后,又挖了一些探沟和探方,一步步地开始揭开古墓的面貌。
封土外围露出了几个地下坑穴,但是很遗憾,已经被盗墓贼破坏了,里面并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发现,只有一些兵器、箭簇、盾牌和盔甲的残迹,和一些彩绘的陶器等,惟一令人吃惊的是这些残留的彩色图案色泽艳丽,像新的一样。专家一眼认定,这些图案带有明显的汉代特征,古墓很有可能属于汉代。
与此同时,考古队员又在周围不停地钻探,初步摸清了墓葬的封土范围,大概是200米见方,约4万平方米。
如此的规模让考古队员们吃了一惊。究竟是谁,能拥有如此豪华的墓地?
洛庄汉墓的发掘在继续,现场又暴露出了一些地下坑穴。考古学家判断,这些地下坑穴分布在封土周围,距离主墓室有一定距离,属于陪葬坑的性质。在汉代,一般只有皇帝和王公的墓葬才有资格拥有陪葬坑。
在清理一座地下坑穴时,考古队没想到,第一批文物居然那么轻易地冒了出来。它们是几件金器,其中有一个比较大的像个动物的头,上面还有刻得很细的花纹,另外还有一种后面带半圆形的东西。从这两个东西看,估计可能和车马器物有关系。
在后来的发掘中,又发现了不少金器,金器都很小巧,质地十分纯正,做工尤其精巧,它们远看有些像大象,仔细看却长着鹰的嘴,又像是马的变形,头上还顶着鸡冠,也许这是传说中用来辟邪的神兽,是某个显赫家族的图腾和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