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兵马俑的主人?
在王恺和邱永生的艰苦搜索下,从1985年开始,用去整整6年的光阴,他们终于找到了这些兵马俑所守卫的主人之墓——狮子山楚王墓。又经过一系列的测算和分析,他们确定,狮子山楚王墓的主人最有可能是第三代楚王,根据史书记载,他的名字叫刘戊。
刘戊的祖父叫刘交,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邦建立了汉朝以后,把天下划分为几个诸侯国分封给自己的兄弟,刘交被封为楚王,也就是第一代楚王,刘交的子孙世袭王位。刘戊作为第三代楚王,和当时中央政府的皇帝——汉景帝是堂兄弟,地位非常显赫。
刘戊在位20年,这段时间正是汉朝“文景之治”的繁荣阶段,是楚国国力最强盛的时期,百姓安居乐业,因此他有充足的财力和时间来为自己建造一座大规模的陵墓。
据专家介绍,古代帝王陵墓的建造,会根据墓主人身体的健康程度来安排修建的进度,墓主人身体健康,可能会继续扩大陵墓的规模,墓主人患病或衰老,陵墓就该做精加工,等待墓主人入葬了。
如果这座陵墓的主人真的是刘戊,他有近20年时间修建和营造,为什么地宫中却还有这么多地方没有最后完成呢?专家推测,这座陵墓可能还在扩大规模阶段,并没有进入精加工阶段。
根据现代医学测定,墓中骨骸的年龄在35岁左右,属于壮年,会不会因为暴毙,所以陵墓没来得及修完呢?但又该如何解释兵马俑陪葬坑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呢?墓主人突然死亡会使陵墓无法完工,但肯定不会导致兵马俑的混乱放置。
专家们开始从史料中寻找线索。据班固的《汉书》记载,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薄太后去世,举国服丧。作为当时一个十分强大的诸侯国——楚国的国君,惟我独尊的楚王刘戊根本没将此事放在心上,公然在太后的丧期内,肆无忌惮地淫乱享乐。这是封建礼制绝对不能容忍的。
后来有人把这件事秘密地告发给了汉景帝,朝中的大臣们强烈要求杀掉刘戊。会不会是因为刘戊得罪了中央政权,对刘戊陵墓的修建以及下葬就可以仓促了事了呢?
肯定不是这个原因,因为汉景帝顾及刘戊和自己是堂兄弟,最终没有同意大臣们杀掉楚王的建议。刘戊并没有死,他的地宫仍然在按部就班地修建。
然而,就在埋葬楚王的地宫中,专家们发现了更加让人无法理解的现象。
古人放棺椁的地方通常地势要略高一些,形如一张床,所以后来就以棺床称呼放棺椁的墓室。楚王陵地宫中棺床的位置特别不合礼仪。这个墓的棺床放的位置确实有异于正常情况下的摆放方式,从文献记载和此前发掘的大量王侯墓葬看,它应该实行前堂后室这种方式。
所谓前堂通常表示死者接待宾客的场所,后室则是放棺椁的地方以表示主人的卧室。楚王陵却奇怪地把棺放在了前面,厅堂则放在了后面,这就仿佛是说,要接待的客人必须经过主人的卧室然后才能到达厅堂,这明显是一个漏洞,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在后室靠近西北角的石壁上,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条裂缝,专家推测,这可能就是棺材不能放在后室的直接原因,这条天然形成的缝隙往下渗水,所以棺椁只能放在前堂了。
一条石缝就让楚王屈居于侧室,就可以不顾王室礼仪,说明发生在刘戊身上的事件一定非同寻常。
显然,刘戊死后不能等,必须马上下葬,只有在如此匆忙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连后室的缝隙也来不及修补的情形,更不用说继续向后开凿新的房间了。
专家们从《汉书》中了解到,汉景帝虽然没有同意大臣们杀掉楚王的建议,但却决定减少刘戊的管辖范围,并降下圣旨,楚国下属的东海郡归中央政府管理,不再是楚国的地盘。但就在圣旨到达楚国的同时,楚王刘戊收到了另外一封信函,吴王准备反叛中央政权,邀请他一同造反。刘戊立即响应了吴王的建议,与吴王一起,发兵攻打中央政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初“七国之乱”。
汉景帝派兵镇压,大败七国联军,吴王被杀,其余各王或降或死,全都身败名裂。刘戊也不得不自杀身亡。
刘戊造反自杀,已经是犯了弥天大罪,楚王家族如果不采取措施,必然要受到牵连。如何能把牵连减小到最低程度呢?楚王家族必须想出办法来,最好是既能保全家族的利益,又能维护中央政府的荣誉。
《汉书》中关于刘戊的记载到他自杀之后就没有了,后来发生的事情,专家们只能根据此前的历史记录大胆进行推测,如果推测准确的话,我们大致可以描述出这样的画面:
楚王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刘戊有兄弟6个,而且这6人非王即侯,地位不可等闲视之。
刘戊死后,楚国一方面向中央政府请罪,让中央王朝对刘戊低调处理;而另一方面就在向中央政府请罪的同时,趁处罚意见还没有出台,楚王家族利用长安至楚国2000多里之遥、消息不通之机,匆匆以王者之礼抢先一步将刘戊下葬,给中央王朝来一个“既成事实”。
楚王的葬礼确实不能等了,一时间,王宫内外乱成一片,整个家族都在准备陪葬品。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楚王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被匆匆下葬了,修了近20年的地宫还没有最后完成,棺椁也就只好放在了一个临时的位置上。
但是,中央政府有可能同意刘戊下葬时使用金缕玉衣和玉棺,却决不会允许他使用兵马俑来作为陪葬。刘戊已经是一个反王了,同意他使用兵马俑,让他在地下还能带兵,这不等于鼓励其他的诸侯王继续造反吗?
邱永生认为,还有一种可能性存在——跟随刘戊造反的故臣旧友可能偷偷地掩埋了兵马俑。在这种偷偷掩埋的情况下,陪葬坑中的兵马俑也就只能仓促摆放了。
当时的真实情形谁也无法知道了,只剩下合理的推测,也许,这就是狮子山兵马俑摆放凌乱不堪的原因。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