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神秘的圣旨金牌,是否是成吉思汗的遗物?(一)(3)

2009-05-10 16:4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半个小时后,张国林与刘振春在办公室见了面。 刘振春从抽屉里拿出了那块牌子。 张国林大学时学习物理,因此对古董的材质十分敏感。当他把这块金属

半个小时后,张国林与刘振春在办公室见了面。

刘振春从抽屉里拿出了那块牌子。

张国林大学时学习物理,因此对古董的材质十分敏感。当他把这块金属牌拿在手中的时候,从分量上就感觉到这不是一块普通的金属牌,它比同样大小的铁牌或铜牌要重出许多。

张国林凭借经验判断,如果不出意外,这极有可能是一块 “金牌”。

黄金的抗氧化能力远远超出普通金属,即便是被掩埋在泥土里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也不会发生严重的氧化现象。张国林得出的判断,打消了刘振春对这块金属牌年代不够久远的疑虑。

就在张国林做出金属牌很有可能是一块金牌的判断后,站在一旁的李献功却提出了异议。他说自己见过真正的黄金,颜色似乎要比这块牌子深,质地还要柔软。他并不认为这就是金的。

李献功是一个直言直语的人,想到什么就会说什么。可是他的这句话却让张国林对自己的判断犹豫起来。

为了能证实自己的判断,张国林带着李献功来到人民银行乌兰浩特分行, 准备对这块牌子做成分分析。

银行里工作人员将金属牌放在光谱分析仪上,一分钟后,电脑显示屏上开始有了反应,在场所有人都紧张地看着屏幕上的变化,黄金元素一栏里的指数不断攀升,这说明牌子的确含金。就在含金指数上升到48%的时候数字显示停止了,此时银元素栏里指数却开始攀升,最后停在了46%的地方。

看到鉴定结果,张国林终于明白,李献功为什么坚持说牌子不是黄金的原因。金属银是白色的,当它与黄金混合后,黄金的固有色除了变浅外,在色彩基调上不会发生任何改变。当金银比例达到1:1时,黄金会在质感和色泽上保留了它最大的原始属性。此种比例的金银合金与纯金的色差并不大,如果不通过两者之间仔细的对比,是很难单独分辨出来的。

黄金拥有柔软的质地,稍加外力就会改变它的形状, 这让大而薄的黄金制品在携带和使用上非常不便。这块金牌巧妙地利用金银各一半的组合让它的强度和耐折强度提高到了纯金的4.5倍。如此科学而巧妙的配比一定有着它不同寻常的作用和目的。

张国林认定这是一件极其难得的收藏珍品。他更加坚定了一个想法:无论这块牌子是不是成吉思汗的随身物品,它的文物价值考古价值和收藏价值都是非比寻常的。

看到成分分析结果后刘振春也异常兴奋,虽然现在还不能判断牌子是成吉思汗的随身物品,但是就凭 制造牌子所使用的贵重金属和巧妙的金银配比,就足以证明它非比寻常。可以想象,持有这块金牌的人,当年的地位是何等尊贵!刘振春打算与张国林合伙买下这块金牌。经过私下商量,张国林与刘振春决定各自拿出8000元,合计16000元钱来收购李献功的这块金牌。

在银行打印金牌测试结果时,张国林与刘振春在各自的账户上取来现金,准备随时与李献功商谈金牌的收购价格。

刘振春有一个习惯,在每次交易之前他都会把物品再仔细翻看一遍,这一次也没有例外。

放大镜在金牌的文字上一点点滑过,刘振春试图不放过每一个微小的细节。当放大镜无意间停留在金属牌的圆孔上时,刘振突然春看到了一行文字。

他仔细看了看这行文字,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就在金牌圆环内侧刻着一排任何人都能读懂的文字: “张字九十六号” 。刘振春看到这行文字时,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块金牌极有可能是从博物馆里盗窃出来的赃物。因为只有考古人员在发掘古代墓葬时,才会根据文物的出土顺序给物品编上号码。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作为收购人和贩卖人的行为,都违反了国家文物保护法,足以构成犯罪。

惊出一身冷汗的刘振春,立刻意识到必须将金牌来龙去脉打听清楚。

让李献功疑惑不解的是,刘振春为什么要突然提出这样奇怪的问题,但是他觉得这些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块金牌究竟能卖多少钱。

有多年收藏经验的刘振春,这时非常了解李献功此刻的心理,为了能够彻底弄清这块金牌的来历,他决定借口现金不足,尽量拖延时间来了解金牌的来历和上面神秘文字的内容。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刘振春张国林与李献功达成了以一万二千元成交的价格。在给李献功写下收条,并预付完两千元定金后,刘振春终于将金牌暂时拿到了自己手里。他们相约两周后到刘振春家付清余款。

那天下午,李献功带着收条和2000元钱坐上开了往索伦的末班车,刘振春和张国林则马不停蹄地赶往办公室,用硫酸纸给金牌上的文字打拓片。

下午六点,刘振春、张国林将打好的拓片与照片发往在全国各大博物馆、文物站工作的朋友和同事,他们一方面希望从各大博物馆和文物站了解是否有类似的文物被盗,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有专家能认识并翻译出金牌上面的文字。

(责任编辑:洛阳铲)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