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盗墓人说的是对的,是小型的棺材,不是那种可以放置大量随葬物品的边厢,而这就意味着在这之前所有的憧憬和承诺都有可能不复存在。
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徐长青:就是说这个墓葬里面出现了大件的青铜礼器,那种可能性是很小了,小棺摸下去感觉很小,就是几十厘米,就是六七十厘米宽的,长度不清楚,当时不清楚,六七十米宽一个棺,而且摸起来明显是很厚重的感觉,肯定里面不可能放大件的礼器,都是一些小东西了。
小棺的发现,至少可以说明,像楚墓内那样宏伟华丽、品种丰富的青铜器没有了,能发出低沉浑厚乐曲的编钟不会有了,一切来得如此的突然,让徐长青有些措手不及。
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徐长青:当时是比较沮丧,确实比较沮丧,有点难受,因为我们对它预期是很高的,一致认为它至少是一个贵族墓地,一直认为它是一个贵族墓葬,它应该很是大气的。100多平方米的范围,160平方米的范围。
为什么现实和推测之间会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呢?耗时五个月的抢救性发掘,带给人们太多的悬念。
东周礼制对楚墓的影响很大,在楚墓中随时可以见到与东周礼制有关的墓道、棺椁、乐礼器。靖安古墓大型的封土堆和青膏泥与楚墓的特征如此的吻合,却没有相应的棺椁,同时它的墓道与其他的楚墓也不一样,不在中间的位置,而是偏居在一旁。那么,靖安墓葬究竟是不是楚墓呢?
徐长青来不及思考,他现在最为关注的是这些小棺究竟是什么样的棺?又会有多少的数量出土?它们究竟有什么样的埋藏特点?在没有挖开这最后的土层时,一切还是那么的扑朔迷离。
自从发现靖安古墓下面是大量的小棺木后,徐长青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个墓里到底有没有主棺。从现在掌握的情况看,并没有主棺存在的迹象。如果没有主棺,那么这个墓就不可能是贵族的大墓,但是,那十三米高的封土堆和大量的青膏泥以及加工得如此完美的墓穴,又该如何解释呢?因此,徐长清还是坚持认为一定有主棺的存在。
夜已经很深了,但是徐长青却没有一点睡意,白天发现墓穴中是大量的小棺木,让他彻夜难眠。在当天的考古日记上,徐长青根据自己对墓葬下面的判断画了一张图,在墓的中间位置是一个大的主棺,以主棺为中心,成放射状地放置了许多的小棺。但是,徐长青心里也十分地清楚,即使有主棺存在,也不会太大。既然是厚葬,那为什么大墓当中会没有诸如青铜器之类的随葬物品呢?徐长青一时半会没有想明白。
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徐长青:到了最后,我们都没有否认,都没有放弃它就是诸侯王。这个墓葬这么大,结构这么好,所以我们很希望这个墓葬就是一个诸侯王的,所以一直带着这种想法,带着诸侯级那种概念做工作的。
然而没过多久,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在靖安县不胫而走:水口乡发现明代皇帝朱元璋女儿的坟墓。很快,这条消息就在互联网上流传开来。两千多年前的楚墓,为什么突然之间退后到了元朝的末年?这条消息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元朝末年,群雄逐鹿争夺天下。1364年4月,陈友谅率领60万人马围攻洪都,也就是现在的南昌,时间长达两个月。紧接着朱元璋亲率20万军队前来解围。两军相遇在鄱阳湖上的康郎山,一场震撼古今的鏖战就此展开。
鄱阳湖大战的最终结果是陈友谅中箭身亡,而他的60万人马也全军覆没。靖安距离南昌只有80公里,可以说是近在咫尺。因此,当地流传发现朱元璋女儿的坟墓,这种可能性也在情理之中。
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徐长青:2001年的时候,我们在南昌挖了那个宁王系的一个王妃的墓葬,所以对朱元璋这一块,对明代初期墓葬的一个传说,就在民间非常流行。
如果靖安发现的确实是朱元璋女儿的墓葬,那么前面所提到的,用160平方米的大墓来厚葬一个人,但没有青铜礼器之类的随葬品的疑虑就好解释了,因为一千多年的时间跨度足已改变原有的墓葬形式。而这种情况对于徐长青来说,也算是一个好的结果。但是,徐长青坚决否认了这条消息。
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徐长青:因为这个他们不能影响我们的操作,他就是他,记者或者是一些社会那种传闻,他不会影响我们的过程,那是不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