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湖北省西北部的一个普通的村落。千百年来,这里的村民一直过着简单的农耕生活。古老的汉江,滋润着这里的土地,同时也阻隔了与村庄外界的联系。1989年5月,一个陌生人来到了这里,他就是湖北省郧县博物馆工作人员王振华。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踏上这里的土地。
由于弥陀寺村地处秦岭山脉南端,群山环绕,地广人稀,在以往的普查中,调查人员并未在这里发现太多有价值的信息,也许这次普查仍然不会有太大的收获。然而正当王振华准备结束这次普查工作时,一位村民手中拿着的几块特殊形状的石头引起了他的注意。
湖北省郧县博物馆王振华:大概有个50厘米左右,它有这么长。
这些石头的形状十分独特,外观与颜色,酷似某种生物的骨头,但是材质与重量却与骨头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独特的形状,显然不是自然力所能造成的。怪异的石头到底是什么呢?
村民告诉王振华,虽然他们这个村落比较贫穷,但是村民们却常常能在不远处的江边淘到少量的黄金,这块石头,就是自己几天前在河边淘金时发现的。
经过古生物学家的比对后发现,这些并非普通的石头,而是史前生物的骨骼化石。这是一种早就已经在地球上灭绝了的大型生物。
很多古生物学家认为,地层中埋藏的化石就是我们通往史前世界的钥匙,有了这些钥匙,一些史前世界的秘密有可能就会找到答案。因为这些化石上,总能暗藏着一些我们所未知的远古信息。
1989年5月,王振华再次乘船,前往弥陀寺村,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他找到了村民发现动物化石的淘金地点。这是一个靠近河边的山坡,多年的淘金行为,已经让这里的原始地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王振华:看完了以后,认为是这一种属于这个自然搬运,靠水的力量把它冲到这儿。
王振华在淘金形成的碎石堆中仔细的寻找,但是却毫无所获,难道史前生物化石的出现仅仅是个偶然事件么?
村民们告诉王振华,他要寻找的这种石头,在当地被称为土龙骨,在几年前开山造地时,几乎每家的田地里都曾挖出过这种石头。但是出于平整土地的需要,这种石头被挖出后,通常被扔下了山崖。
如果真如村民所说的那样,那么这个偏远的村落,在史前很可能是一个生物聚集的生命摇篮。那些史前时代的地球主人,是否会在这里留下一些生活的痕迹呢?
由于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钙质,在形成化石过程中,骨骼里的钙质会不断的随地下水的渗透而流失,与周围的土壤形成坚硬的钙质结核块,这些白色的结核块,将为考古人员发现化石提供线索。王振华决定挑选一块田地,进行试掘。他选择了靠近山顶的一块田地,据说几年前,村民在整理田地时,这里就曾挖出过大量的坚硬的钙质土块。
王振华:挖了十几公分吧,大概有个50厘米左右,发现了那个钙质结核,把它一撬,撬开了一看,撬开了一看是那个化石撬破了一块,当时是圆圆的,椭圆形的。
一次试掘就有了发现,这让王振华兴奋不已,被钙质层层包裹下的,到底是一种什么生物遗骸呢?
王振华连夜对试掘坑中发现的化石进行清理,随着表层的钙质结核层被一点一点的敲落,一种特殊的牙齿排列特征,逐步显现了出来。
王振华:动物的牙床小于90度,人的大于90度,再一个我们查一查,有的出来有的没有出来,根据牙分布的这个距离,估计大概有三十多颗牙。
牙齿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物结构的不同也造就了不同的牙齿形态和功能,从王振华已经清理出来的牙齿部分看,这是一个只有灵长类动物才会具有的典型特征。
李天元:肯定是一件头骨,但是不是一件普通的动物头骨,从它不是普通的动物化石这一点就证明这个标本是重要的,重要到什么程度,因为它完全是一个结核,照片上是一个平面的东西看不出来。
从事多年考古工作的李天元,随后立即赶往了弥陀寺村,但是当他真实的看到标本的时候,却发现这是一种自己从未见过的动物化石。
李天元:因为就我所掌握,我见到的化石标本来说我现在还可以说不认识它,是哪一类,我当时跟他们说,我说可能是与远古人类非常接近的一种古猿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