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探秘史前郧县人,揭开人类起源之谜(三)(2)

2009-05-19 11:5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在这些石器中,这件石器最为引人注目,它被称为手斧。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位考古学家,在世界上划了一条线,把西欧和非洲划到线西,中国和这个东

在这些石器中,这件石器最为引人注目,它被称为手斧。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位考古学家,在世界上划了一条线,把西欧和非洲划到线西,中国和这个东亚划在线东,这条线,把东西方古人类的智慧程度水平一分为二,被称为莫维线,因为手斧的打制过程,与一般的原始石器不同,需要一定的击打技巧与方法,具有了一定的对称和美学的萌芽,所以古人类学家将手斧作为人类智慧发展的标志性器物,他们认为线西的地方早期人类的智慧萌芽,比东方人要早,后来发展到最后,有些学者就把手斧作为远古人类的智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器物。

冯小波:说明了中国很早很早以前,至少是跟非洲,跟西欧是同时代的,他们已经掌握了一种非常先进的一种加工石器的技术。

手斧曾被认为是非洲及欧洲古人类的一种智慧标志。体现的是古人类的行为能力和技术进步,由于过去在亚洲特别是东亚很少发现手斧,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亚洲大陆是“文化滞后边缘地区”。那么手斧的出现,是否说明郧县人生活的时代,人类文明就已经出现呢?

李天元:从我们现在来看,不光是郧县人,就是说从我们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研究来说,研究这一段人的生活,实际上他还是刚刚脱离动物界,与动物群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的这样一种生活,就是它的社会形态结构的话,还是一种原始的动物群的状态。

也许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来审视98万年前的早期人类,在那个混沌的史前年代,人类的智慧才刚刚开始萌芽,他们即是掠食者,但是也是自然界食物链中的一环。

在自然界的在动物的群落里,争斗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也许处在人类智慧萌芽期的史前人类,也不能例外。

我们可以想象,98万年前,一些郧县人来到了弥陀寺,由于这里靠近汉江,水草丰茂,大量的野生动物,在这里饮水进食,河滩散布的大量石头,为他们打制石器,提供了材料,他们用这些石器狩猎老弱温顺的猎物,在河滩切割进食,然而他们却因为食物分配的问题,引起争斗,打制的石器砸在2号郧县人颅骨的左侧,造成了一个颅骨破裂,2号郧县人死在了取食地点。而争斗的胜利者,则带着食物迅速跑开。

风沙逐渐掩埋了2号郧县人,他的躯干逐渐被腐化消失,坚硬的颅骨却与众多猎物的废弃骨骼埋藏在了一起,直到98万年后,重见天日。事实是否真是像我们猜测的这样呢?

也许这两个颅骨化石还能带给我们更多的信息。在两个颅骨上,都有一些骨骼碎裂的痕迹,整体上都有一些变形,一些通用的测量颅骨的方法,都显得无能为力。

爱丹:很显然,他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某种压力,这种压力最终体现在了头骨化石上的变化,是一种很漫长的过程,从目前情况看,它应该是在埋藏的过程中,长期承受了这种压力。

相比之下,二号头骨的变形,要轻微一些,仅仅只有向右的倾斜,面部骨骼扭曲比较轻微。这些面部特征,也许能为辨别他的身份年龄提供一些线索。这些矫形后的颅骨已经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相对准确的身份信息。一号头骨是一个25到45岁之间的女性。二号头骨是一个25到45岁之间的男性。在发现的远古人类遗址中,很多现象表明,在现代人出现之前,原始人种群中应该就有了分工。

冯小波:一般的男性来说,承担的主要是狩猎的这个功能。女性主要是承担这种采集,或者渔猎,在河里捕鱼,或在树上去采集一些果实之类的东西,而且在晚期的话,还承担一些,女性还承担一些纺织之类的,就是用兽皮做衣服这种功能。

大量的石器证明,处于早期直立人阶段的郧县人,已经具有了狩猎的能力,这种行为的出现,也有可能是造成2号男性郧县人颅骨缺损的原因之一。

冯小波:为什么男性的头骨上左前方有一些疑似的这种打击的痕迹,或者是被砸击的痕迹,就是因为可能是他承担这种比较,比较繁重的这种狩猎任务,所以有可能就势单力薄,反而成了别人的狩猎品,所以有这种可能。

但是仍有一个问题,似乎无法解释,两个头骨都保存完好,为何都缺少了下颌骨呢?人类或动物身体中,最为坚硬的部位,都是牙齿,也就是说,牙齿应该比骨骼更容易保存。这是在湖北建始县发现的巨猿牙齿,他们距今已经有800万年的历史,这是郧西县发现的史前人牙齿,虽然他们的骸骨早已腐化消失,但是他们的牙齿却保留了下来。

即使两个史前郧县人的下颌骨同身体其它部位的骨骼一起腐化,下颌上坚硬的牙齿也应该保存在附近的土壤中。但是根据发掘的情况看,两个头骨似乎是他们留给我们曾经存在的唯一线索。

其实这种只发现了头骨,而没有发现肢骨还有躯干部分的现象,在考古学以及咱们古人类的研究当中,是屡次有发现的,尤其是在古人类古生物的发掘工作当中,很多人一开始都很奇怪,后来就有人认为是什么呢,还是首先第一步野兽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食物,拖到了自己的洞穴附近,然后开始大快朵颐,一堆鲜肉在身上,它肯定会要去吃肉,而不会动这个大脑袋,我们说就算这个脑袋里有骨髓可以提供热量,但是那个时代古人类他们比我们现在的颅骨可要厚很多,你要想把它打开,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这些野兽,也就对当时那些古人类的脑袋呢,弃之不顾了,而偏偏巧,这时候就发生了第二点,也就是漂移也就是搬运的学说,就是这个时候呢,它长年累月的在这摆放着,于是也就逐渐的只剩下这一小部分,而偏巧,有洪水山洪或者刮风下雨,这样呢,这个颅骨就被带到了山洞里头埋藏起来,或者搬运到了别的地方埋藏起来,因此呢我们找不到其他的肢骨,因为相对于当时这个颅骨而言,其他的肢骨似乎没有颅骨这么坚硬,另外呢,也很容易被其他的动物当作食物给吃掉了,那么郧县人他们的这个颅骨现在存在,问题是肢骨都没有了,是不是也是由于搬运作用导致的呢?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