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越人就因铸剑技术一流而享誉天下。这里当时有个铸剑能手叫欧冶子。在吴越争雄的年代里,有一次欧冶子曾奉越王之命进山铸剑,所铸的就是青铜剑。三年以后,他所铸造的宝剑,超出了同时代的铸剑水平,为此他受到越王允常特殊的奖赏,允常实际上就是后来越王勾践的父亲。
在北方铸鼎技术不断走向巅峰的时侯,闽人的铸剑技术也进入到一个炉火纯青的阶段。这也为浦城之所以能出土如此精美的青铜剑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成为古人心中一块理想的风水宝地。至今诸多保存完整的文化的遗迹,充分表明当时的闽北曾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地区。由此不难看出,为什么会有如此大规模的土墩墓集中在浦城了。
土墩墓选址大多在小山坡上,外形隆起比较明显,形状有椭圆形、圆角方形和圆形。墓葬大多位于土墩中心底部,主要有长方形浅坑、带墓道的竖穴土坑及平地掩埋等三种类型。墓葬底部大都铺满鹅卵石,四周挖有浅槽作为排水沟。墓葬形式有一墩一墓或一墩多墓。
专家通过对出土文物和土壤层的分析,初步判断出这些土墩墓的年代为西周到春秋时期。这些横跨一千五百年历史的土墩,充分证明了古闽的人类文明大大早于史书记载,也将福建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浦城管九村墓葬群的发现,必将填补处于中国南方的福建土墩墓分布区域的空白,为学者研究西周至春秋时期土墩墓从平地掩埋发展至浅坑并向深坑过渡的演变规律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土墩墓的文化,不仅见证了中国墓葬文化的变迁,也为中国人口的迁徙和文化区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除了短剑,此次发掘中又陆续出土了包括矛、戈、匕首、箭镞以及锛和刮刀等珍贵文物。
在所有出土的青铜器物中考古队员们发现了另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全是兵器而没有像北方中原商代墓葬那样出现青铜礼器呢?
浦城地处古代闽越交通要道,同时也是军事重镇,大量兵器的出土说明这里曾发生过无数的战争。在那个蒙昧遥远的年代,祭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那么祭祀用的礼器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在浦城的发掘过程中还没有出现过一件礼器。是被盗墓者所盗还是另有原因?
就在土墩墓的部分发掘工作接近尾声时,在离管九村一公里远的猫耳弄山地表,考古人员又发现了大量的几何形印纹硬陶片,陶片分布之广让在场的人们感到惊讶。相关情况被立即汇总到了省考古队队长郑辉那里,经过商榷考古队决定把猫耳弄山定为下一个发掘重点。可就在这时,一件让陈寅龙揪心的的事情发生了。
这天,正在上海出差的陈寅龙接到文管处文物保护员打来的电话,称在高速公路施工的过程中,挖掘机挖出了三件青铜器,被开铲车的司机拿走了。陈寅龙听后不由得一惊,难道土墩墓中还真的存有青铜器?想到这里陈寅龙不顾一切地赶回浦城,随后立即前往工地寻找,但他扑了个空,铲车司机早已不知去向。
陈寅龙和同事走街串巷四处查找铲车司机的行踪,几天下来却没有一点线索。就在他们忧心如焚的时候,铲车师傅的老乡酒后不慎说出了他的去向。原来司机去了另外的一处工地。陈寅龙闻听连忙赶了过去,终于找到了那位铲车司机,可没想到对方矢口否认拿了那三件青铜器。
工地下班后陈寅龙又去找他,并苦口婆心的劝导着这个做着发财梦的铲车司机。
铲车司机答应回家去取文物,可是没想到走后的他又音信全无。陈寅龙感到事态严重,就向浦城公安局报了案。公安局的领导非常重视,派出刑侦人员和陈寅龙一道火速赶到了福清,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那位铲车司机。
就这样,土墩墓中极其珍贵的三件青铜容器最后还是回到了考古队的手中,逃过了它们被私下交易的厄运。
考古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对浦城管九村三十多座土墩墓的抢救性发掘,取得了重大的考古成果。此次的挖掘,除发现一些青铜器物以外,他们还相继发现了很多罕见的原始瓷器和陶器,土墩墓中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原始瓷器和陶器出现呢?结合先前在猫耳弄山发现的大量陶片,考古人员推断,这里一定还蕴藏着一个古人烧造陶器的窑址。如果推断成立,相信这片神奇的土地还将带给人们一些更加惊喜的发现……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