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台北故宫(十):云山深处

2009-06-27 15:0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宝船
中国的故宫有两个,一个是北京故宫,一个是台北故宫。在台北故宫,有我们失落的文物,有我们远去的故事……

40多年前,一位普通美国观众在看完中国古代山水画后留下这样的疑问: “看你们的画,尽是些山峰、石头、树林、流水,难道说中国人都是住在山里面吗?”

故宫博物院,在台北近郊外双溪。这里蕴藏着中华民族历代的艺术珍品,那是中华文化的脉络和具体表现。一段拍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台湾新闻影片,记录了一次关于中国古代绘画的研讨会。

从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熟悉的面孔。这个画面中谈笑风生的两位先生,留着长须的是著名画家张大千,而在画面右侧和他交谈的是国学大师林语堂。

作为中国绘画的爱好者,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到会发言。

在这次研讨会上,公开展出了1949年从大陆迁台的多幅故宫藏画。

新闻同期:中国古画是独一无二的,深含着诗意与灵感,并具有深刻和谐

性,且又能使人们感受宁静的吸引力。这就是中国画之能够超越国界的特点,这就是使国外八十位代表不辞千里出席盛会的原因。

这些都是中国绘画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巅峰之作,大多被台北故宫定为限制级展品。

1996年1月,在台北故宫门前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台湾岛内的各大媒体也闻风而动。

新闻同期:故宫把三十年不曾离开故宫的稀有珍贵国宝借展到美国,立刻引起许多艺文人士的抗议,认为故宫不但一次出借太多的文物,还包括故宫镇宫三宝范宽《溪山行旅图》等二十七件的限展品风险实在太大了

时任台北故宫展览组组长的周功鑫女士为我们讲述了事件的起因。周功鑫介绍说:因为这里面有几件东西他们认为不该出去尤其是几件,像范宽的《溪山行旅》、郭熙的《早春图》、李唐的这个《万壑松风》以及这个汝窑。他说这些都是国宝又国宝级的,顶级的国宝级的文物。

这些珍贵的古代书画作品历经了几百乃至上千年的岁月,早已十分脆弱,只要暴露在光线和空气中,就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因此,台北故宫规定,普通书画展览必须间隔一年半以上,才能再度露面。

而从近万件台北故宫书画收藏中精选出的七十件限展品,展出时间控制得则更加严格。通常是每三年展出四十天。

而即将赴美的二十七件限展品不久前才刚刚展出过。

为了让民众放心,台北故宫向媒体公开了赴展准备过程,并承诺回到台北后再安排归来展,接受民众的检验。

以书画来说,要先放入有海绵保护的木箱中,放入调湿剂并且在木箱外面贴上胶布来保持箱内的温湿度,最后再放入有保利绒以及海绵保护的大木箱。

胡赛兰,负责当年赴美展文物的包装、押运工作。她回忆道:一个好大的箱子里面只有一张画,里面要怎么样去防震、防湿、防潮,万一掉到水里面水不会进去;万一有什么震动、掉落的话不会受影响。这些都是经过了很久的大家的研究和测试。

尽管台北故宫作了许多努力,但最终还是迫于舆论压力,将二十七件限展品中的二十三件收回,只安排了四件参展。号称台北故宫镇馆之宝的三幅宋代绘画《溪山行旅图》、《早春图》、《万壑松风图》被禁止出岛。

和1996年中华瑰宝展坎坷的开场相比,1961年那次国宝赴美展的出行却显得十分平静。

台湾第二大港口——基隆港,1961年2月14日,这一天是中国农历除夕,基隆港的空中飘着清冷的细雨,一艘巨大的美国军舰停泊在码头上。中国古艺术品赴美巡展的二十三箱文物被搬上这艘军舰。

当年,只有十一岁的李在中在码头为父亲李霖灿送行。李在中回忆道:基隆是雨港,下雨得很多。所以我一直都是觉得那个是细雨濛濛。大概到两三点钟的时候这个古物就已经全部上舰了,我们那个时候就准备要回家,回台中了,因为我哥哥还等着吃年夜饭。

这是大陆文物运抵台湾后首次大规模外出展览。

李霖灿和同事那志良负责这次巡展的押运工作。

从基隆港出发的这天起,李霖灿就开始记日记,一直记了五百三十天:

“2月14日 星期二 雨 基隆 除夕

离家越来越远,责任越来越重,近年来心情甚为恬静,这一夜我睡得不大安稳。”

李霖灿,早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专,师从国画大师李苦禅,抗战爆发后,他随学校南迁到云南,曾在玉龙雪山下,对当地纳西族文化作过深入的研究。

1949年1月,李霖灿奉命押运中央博物院文物来到台湾。没想到,就是这次押运,让他与中国古代绘画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上世纪六十年代是一个充满了竞争和躁动的时代。

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了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第二天,中华古艺术品赴美巡展开幕了。

对于美国文化界,这次巡展引起的轰动并不亚于伟大的登月计划。

这次展览仅元代之前的古画就有九十件,几乎囊括了运到台湾的所有绘画精华,其中《溪山行旅图》、《早春图》、《万壑松风图》更是代表着中国古代绘画的最高水准,:

“5月26日,星期五,雨,华盛顿首展。

最大的一个陈列室中都是国宝字画,尤以范宽的溪山行旅巨制得天独厚。”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