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大西北黑戈壁的黑喇嘛——丹毕加参,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从哪里来?
又为何亡命马鬃山?他的一举一动为什么会牵动整个亚洲的神经?
20世纪初,在新疆、甘肃、内蒙古交界的黑戈壁地带,出现了以“黑喇嘛”丹毕加参为首的一伙强盗。他们啸聚马鬃山,切断丝绸古道,打劫过往商队,三省官民莫不谈虎色变。
1924年,黑喇嘛突然被斩首,黑戈壁上的恐怖之源随之土崩瓦解。而怪异的是,黑喇嘛的首级至今仍然保存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一座博物馆里。
黑喇嘛的发迹和覆灭都太过离奇,又悬疑丛生,成了近代中国西部历史上至今都解不开的一团乱麻。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镰长期从事西域考古探险,黑喇嘛是他多年追寻的一个重点目标。
2007年秋天,我们与杨镰教授在敦煌会合,沿着中外探险家的足迹,踏上被遗忘的丝绸之路,去寻找黑喇嘛的踪影。
一出绿洲,我们的视野就被一望无际的干旱戈壁所包围,戈壁上覆盖着深黑色的砾石,看上去如同酷烈决战后的战场。
从地貌特征上判断,我们已经进入了黑戈壁。
黑戈壁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它的范围包括内蒙古额济纳河以西,中蒙界山――阿济山以南,祁连山山前洪积扇以北,新疆天山以东这一大片地区,面积比内地几个省份都大,却长期无人定居。它正好位于“草原丝绸之路”进出新疆的咽喉部位。西部历史上最令人费解的黑喇嘛的故事,就发生在那个空旷的无人区。
杨镰第一次听到黑喇嘛的名字是在1969年元月。当时他还是北京知青,正在新疆伊吾军马场当牧马人,有一天,马场突然进入戒备状态,气氛紧张得令人喘不过气来。杨镰听人说,这和一个叫做黑喇嘛的土匪卷土重来有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镰告诉我们:当时我们听到传说,就是引起了当地的所谓警报。就是说有一个在甘肃明水放羊的老汉,突然见到了一个穿黑衣服的大汉,骑着一个乌锥马,带着一条狗,老汉就问这个放羊人,说有一个叫努尔拉的驼户哪去了?没听说啊,没听说过吗?确实没听说。结果一个狗爪就搭在他肩膀上,把这个牧羊人吓瘫了,那个狗像牛犊子一样,要一口咬断他的喉咙。他一下就跪下了,说我确实不知道这个人哪去了,于是这个大汉就吹着呼哨带着这个狗走了。传说这个人就是黑喇嘛,回来报仇来了。这是1969年的事了,所以当地弄得非常紧张。
一个时期内,黑喇嘛曾让安西、额济纳、哈密一带的老百姓视为洪水猛兽。直到北京知青到来前,哈密东北部山乡的居民吓唬孩子,都不说“狼来了”,而说“黑喇嘛来了”。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杨镰在黑戈壁做过数十年的考察,他分析了各种版本的史料,结合各地的见闻,才基本摸清了黑喇嘛的来路。
黑喇嘛的名字本身就是个谜,他本名叫丹毕加参,也有人译作“丹宾坚赞”,“坚赞”是对宗教上层人物的敬称。还有人叫他“丹毕诺颜”,“诺颜”是蒙古语王爷的意思,在额济纳旗,当地牧民又叫他“大头喇嘛”。而他最常见的名字则是“假喇嘛”。
丹毕加参出生在俄国阿斯特拉罕州的杜尔伯特部,属卡尔梅克蒙古人。早年在伏尔加河流域过着游牧生活。因为参加了“十二月党人”的活动,曾被沙皇关进监狱。但他成功地脱逃,远远躲到西藏研习密宗教义,自称获得了高超法力。
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内陆亚洲地缘政治发生剧烈动荡,为黑喇嘛咸鱼翻身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满清皇帝退位后,外蒙古政权在沙俄支持下加快了脱离中国的步伐。这时候,黑喇嘛摇身一变,成了外蒙古独立的急先锋。1912年,黑喇嘛作为西蒙古军队的最高统帅,带兵攻打与新疆比邻的科布多城,他攻陷了这个原属大清的西部重镇,将城中的非蒙古居民赶尽杀绝。就在这个时期,他和当时新疆的统治者杨增新结为死敌。
在库伦,也就是现在的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黑喇嘛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他被库伦当局授予“公”的头衔,称为“呼图克图”。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很多人认为黑喇嘛在“解放”科布多的时候立了大功,之后哲布尊丹巴活佛给了他呼图克图称号,他在人民当中的威性很高。他说自己是阿睦尔撒纳神的化身。
可惜好景不长,黑喇嘛很快开始走下坡,并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在前苏联主导的外蒙古革命中,黑喇嘛错误地判断了形势,他站在白军一方,成为外蒙古革命党人的死敌。
很快,危害中亚的白军首领恩琴男爵被红军处决,接下来,红军在整个外蒙古与西伯利亚悬赏捉拿黑喇嘛,死的活的都成。孤掌难鸣的黑喇嘛逃出科布多,开始了他的亡命之旅。
四面楚歌中,黑喇嘛不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