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黑喇嘛:横行大西北,谜一样的人物(三)

2009-07-04 14:09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黑戈壁,曾经是几千年来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但在几十年前,这里却出现了一个令旅客闻风丧胆的大盗“黑喇嘛”,他的影响如此巨大,甚至成为丝路改道的原因之一。

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斩首行动中,黑喇嘛的副官札哈沁贝勒离奇出逃,留下诸多疑点,他与黑喇嘛究竟是什么关系?他又怎么能够逃脱呢?

1924年那个异常寒冷的冬天,黑喇嘛突然被斩首,他的随从大部分被俘。在押送他们回外蒙古途中的一个山谷里,试图反抗的俘虏们被全部枪杀,血染山谷,于是,这座小山就叫红石山。

数十年后,外蒙古的解密档案也透露:当时被俘的黑喇嘛部下有600人,而真正回到外蒙古的不到100人。

红石山是一个低矮的小山包,当年黑喇嘛部下血染山谷的场景已无处可寻。除了边防哨所石碑上的字是红的,红石山并不见一点儿红色,反倒一片焦黑,山体就像是被烈日烧焦了一样,触目惊心。

牧民达布的放牧点就在红石山哨所附近,前些日子下雨,把他的屋顶泡塌了,他捡到的一副旧马鞍就放在塌了顶的屋子里。

杨镰介绍说:这个马鞍子绝对是黑喇嘛部下的,我们上次就找到了这么一个前桥,这个前桥和这两边完整的这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完全木头的鞍子早就没人用了。不会有哪个旅人在行程中把马鞍子搬到路边上,他还要继续走,只有在骑手死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情况,那么骑手怎么会成片的死在这个地点?那么和这个故事正好契合起来,应该说是完全吻合。

黑戈壁上那血腥的一幕早就烟消云散了,只留下这一副残破的马鞍。当传说和史诗都已沉默时,只有这副马鞍似乎还有话想说。80多年前无数惊心动魄的瞬间,似乎在这一刻复活了。

1924年,在黑戈壁核心的马鬃山,一场蓄谋已久的斩首行动正在碉堡山上演。一个蒙面人快马加鞭逃出要塞,迅速消失在夜幕中。

当时,碉堡山的主人黑喇嘛已身首异处,外蒙古精兵从天而降,混乱之中,黑喇嘛的部下四散奔逃,但大部分都做了俘虏。几个黑喇嘛的亲信被当场处决。但行刑的名单中,唯独不见黑喇嘛副官贡布·奥其尔的名字。

杨镰介绍说:在他门口有个狗,这个狗像牛犊子那么高,当时所有人都怕这个狗,因为这个狗,只要不是黑喇嘛本人吹口哨或者是命令,一下就咬到人的喉咙了,几个小伙子都打不过,可是在杀黑喇嘛的时候这狗一声不吭,怎么可能呢?他就是保护黑喇嘛的,这是一个谜;还有一个谜就是黑喇嘛有匹马,是个乌骓马,这个马谁都骑不上去,可是这个马在杀死黑喇嘛的那一刻,马跑了,离开了马圈就失踪了,那什么人能骑上这马跑呢?除了黑喇嘛自己没有人能跑得了。

贡布·奥其尔就是外国探险家多次提到的札哈沁贝勒。

这位黑喇嘛身边的贝勒师爷,正是骑着乌骓马逃走的那个人。而这一切都是他亲口告诉别人的。

1928年,札哈沁贝勒出现在乌鲁木齐。西北科学考察团的哈士纶结识了他,贝勒告诉哈士纶,他就是黑喇嘛的副官,刺杀当天,他骑着黑喇嘛的乌锥马逃了出来。因为没有任何一匹马能够追上乌锥马。

后来,黑喇嘛的银马鞍也成了哈士纶的收藏品,这个银马鞍前两年在美国出现了,当时西北科学考察团和哈士伦在一起参加西北科学考察团,那里边有一个瑞典人叫安得森,据说是他给带到美国去了。

贝勒,是清朝满蒙八旗贵族的封爵。札哈沁部落,原来是在阿勒泰山一带戍守边疆的蒙古人:“札哈”就是“边”的意思,边疆,就是“戍边人”的意思,。当时札哈沁就是准噶尔汗国和清朝划定边界线以后,那个边界线上戍边的就是札哈沁。就是那样出现的。

据贝勒自己说,他年轻的时候喜好文学,在草原上以学识广博著称。民国初年,一个偶然事件改变了他的生活。一个晚上,他被令人生畏的强盗——丹毕加参抓住了,从此之后,他成了黑喇嘛的副手,直到碉堡山被攻陷之前,他一直是这帮强盗的领导人之一。

贡布·奥其尔成功逃出黑戈壁后,就回到阿勒泰的游牧部落,马上就复原成无忧无虑的世袭王子。后来,他的部众被合并入外蒙古的其他部落,札哈沁贝勒则带着8户牧民迁到乌鲁木齐南山一带游牧。

根据哈士纶的记述,住在乌鲁木齐的札哈沁贝勒是一个几乎俄罗斯化的蒙古人。他穿着不太合体的俄国服装,对俄语也很精通。这是否与他和来自俄罗斯的黑喇嘛共事多年有关呢?

杨镰介绍说:他的家里完全是俄罗斯式的那种生活,包括上的点心,炸的馓子啊,上的奶茶,那种方式都和俄领中亚的那种风格很相近,所以这个也是很可疑的地方。

最重要的问题是,当年外蒙古与克格勃精心策划的斩首行动非常周密,怎么能让奥其尔这样的关键人物逃出要塞?而且能够容忍他逍遥自在地在乌鲁木齐做“寓公”——像没事人一样?他怎么做到了在危急时刻全身而退?除非他早就知道即将发生的一切。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