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战屡败,匈奴人远遁他乡
西汉初期,中亚大陆是属于匈奴的。深以被匈奴人凌辱为耻的汉武帝下定了决心,决意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匈奴人彻底击溃。
在行动之前,他设法与当时定居在索格底亚那的月氏人联合,企图从后方进攻匈奴。但是,定居新乐土的月氏人已经满足了新占领的地域,不再怀念故土。而且,他们曾被匈奴人杀得惨败,不敢再与对方交手了。
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汉武帝还是发动了对匈奴的战争。
汉武帝很幸运。虽然没有外援,他手下却猛将如云。大将军卫青,足智多谋,是不可多得的帅才;骠骑将军霍去病,是骁勇善战的奇才,天生是匈奴人的克星。飞将军李广,数十年威震匈奴;其余的将领,也都是经验丰富、各有所长,领兵打仗各有一套。仰仗着文景之治留下的深厚家底,依赖着猛将名臣群策群力,汉武帝对匈奴人的惩罚开始了。
当时,匈奴正在今天的北京一带发起习惯性的袭击。西汉将军卫青从山西北部地区出发,穿过戈壁,远征至翁金河畔的龙庭,把匈奴人击败。公元前121年,年轻的霍去病率领1万骑兵,把匈奴从甘肃一带赶走,原本占据这里的两支匈奴小部落——浑邪部和休屠部,不再向单于称臣,转而归附汉朝。公元前119年,卫青从山西北部的库库河屯地区出发,出奇不意地袭击了伊稚斜单于,迫使他在猛烈的南风中逃遁,1.9万匈奴人被消灭、俘虏;霍去病从上谷出发,深入外蒙古近1000公里,一直到达土拉河上游和鄂尔浑河上游,俘虏匈奴头目80余人,并在其境内的山头上举行了庄严的祭神典礼。
匈奴人刚被赶回外蒙古,汉武帝就着手在甘肃建立了一系列郡和军府,以防匈奴卷土重来。从兰州延伸到玉门关,有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和敦煌郡,可以观月氏故地动静和保证丝路的畅通。
西汉从匈奴手中夺取了对西域的控制权,匈奴人本该进行反击。但由于被一系列内战所削弱,他们没能进行反抗。当时的匈奴,呼韩邪和郅支都要求得到单于称号。为了多得统治权,呼韩邪亲自到长安宫廷表示归顺,得到了汉宣帝的支持。由于西汉的保护,他战胜了对手,以胜利者的姿态在鄂尔浑河营地住定下来。公元前33年,这位驯服的匈奴单于到长安觐见天子,得到了当时所有蛮族垂涎的最高报酬——与西汉公主联姻。
被打败的郅支单于,率部向西逃到今天的俄属突厥斯坦。途中,他打败了伊犁河畔的乌孙人,把额敏河畔的呼揭人和威海草原上的坚昆人纳入他的统治之下,使他们成为匈奴的盟邦。这一支匈奴人他在楚河和怛逻斯河畔的草原上扎营,成为西方大匈奴帝国的一个胚芽。但是,西汉没有给郅支单于巩固地位的时间。公元前36年,西汉校尉陈汤发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震惊天下的誓言,率军在一次近乎玩命的袭击中直抵楚河畔,袭击了郅支单于,并砍掉他的头。
在这一突发性事件之后,跟随郅支单于迁到威海边的匈奴人在史书中消失了。直到公元4世纪末,当他们的后裔渡过伏尔加河和顿河入侵欧洲时,匈奴人的踪迹才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匈奴人进入欧洲时,离开蒙古草原的家园已经有300多年了。这300年间,他们是如何生活的详情没有人知道。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往日的不可一世使匈奴人成了落水狗。那些曾被匈奴侵略、奴役的民族在匈奴人过境时献上了最猛烈的“欢迎”。匈奴因此不得不继续西迁,寻找新的生存家园。其间,他们在中亚地区停留了大约200多年的时间。最后一次离开时,匈奴人把老弱留在当地,选精壮继续西征。
匈奴人在顿河草原一带打败了阿兰人,并在那里逗留了一段时间。当时,在他们的西面,是两个日尔曼人的部落联盟:一个是第聂伯河以西至德涅斯河以东的东哥特人联盟,另一个是德涅斯河以西至喀尔巴阡山之间的西哥特人联盟。在西哥特人联盟的西南方,就是罗马帝国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