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消失的匈奴国:草原上的传奇霸主(三)

2009-07-16 13:32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草原的一个游牧民族。汉武帝时,霍去病击匈奴,卫青东路扫平匈奴王庭。后匈奴分裂为两部,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北匈奴逐渐西迁,从此从中国古书中消失

匈奴人,你去了哪里              

在西汉的打击下,匈奴很快衰落,不久又陷入内乱。公元前602年,虚闾(lǘ)权单于死后,匈奴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和内讧,出现了五单于争立的局面,匈奴几乎陷入绝境。最终,呼韩邪单于稽侯珊取得优势,占据了单于庭,并归降汉朝以为藩臣。与呼韩邪单于对抗的郅支单于见汉朝大力支持呼韩邪单于,怕不利于自己,遂渐渐率众西迁。

汉元帝时,应呼韩邪单于的请求,王昭君以公主的身份出嫁,将已经友好的汉匈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峰。一直到王莽篡汉位置,匈奴与汉朝的和平隶属关系保持了40多年。

王莽篡汉以后,骄傲自大,采取侮辱匈奴单于的政策。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趋于紧张,一直持续到东汉初年。

公元46年,左贤王蒲奴成为新一代单于,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矛盾,导致政局不稳。同时,匈奴境内连年大旱,赤地千里,瘟疫流行,人畜大量死亡,被匈奴役使的原东胡后裔乌桓部乘机反叛,迫使匈奴部落向北迁徙。居室的混乱加剧了内部的矛盾。

公元48年,统管匈奴南八部的呼韩邪单于之孙——右日逐王自立为单于,仍以呼韩邪为号,表示效法祖宗归附中原,卫护汉匈友好关系的意志和决心。然后,他率部南迁,归降汉朝。东汉政府封他为南单于。从此,留在中国境内的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

南单匈奴的实力比北匈奴弱,在东汉的大力支持下才得以维持。东汉极力防止南北匈奴的联合,并支持鲜卑、西域各族为摆脱北匈奴的统治而进行的斗争。在多方的打击下,北匈奴不得不全面退守漠北和西域北部一带。

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汉朝利用北匈奴内部矛盾和新遭自然灾害,与南匈奴等联兵出击北匈奴。北单于接连大败,率部分族人西迁,北匈奴政权全面瓦解。漠北地区被西进的鲜卑族占据,而留在草原东部的匈奴尚有10余万人。他们归顺了鲜卑,以鲜卑人自称,成为鲜卑族的一部分。

西逃的北匈奴单于先迁到乌孙驻地(伊犁河流域一带),以后有部分继续西迁,最终可能跟着之前西迁的匈奴人进入欧洲。还有一部分匈奴没有继续迁徙,留在了阿尔泰山和天山东端之间。他们经常侵袭车师后王国和山北六国,给东汉在西域的统治以及西域各国的安定带来极大的威胁。直到公元151年,汉朝军队才最终消灭这支匈奴残部。从此,匈奴在西域的活动基本消失了。还有相当多的北匈奴人归降了汉朝和南匈奴,被安置在北方边郡。后来有些又叛逃而去,继续游牧于大漠南北地区。两晋时期,塞外仍不断有匈奴人归降,可见即使在北匈奴政权崩溃后,仍有不少匈奴部落分散游牧在塞外大草原上。

原本实力弱小的南匈奴已今非昔比。由于东汉政府的扶持和不断吸纳降众,在北匈奴破灭之后,南匈奴已拥有近24万人口,精兵5万。公元140年(顺帝永和五年),南匈奴发生内乱,东汉政府为了避免侵扰,将河西、上郡、朔方等郡内移,塞外匈奴随之进一步内迁,大多数定居于汾水流域一带,这为他们由畜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化,并进一步入迁中原提供了有利环境。

东汉末年,黄巾农民起义爆发,各地封建割据势力趁机而起。受本民族贵族以及汉族割据势力驱使,匈奴人也卷入了这场逐鹿中原的混战中。当时,袁绍、袁术、曹操和董卓等军阀的阵营中都有匈奴人,匈奴由此进入了中原腹地。

公元202年,曹操逼降南匈奴末代单于呼厨泉,对南匈奴采取分而治之和限定居住范围的政策,以便控制和削弱他们的力量。公元216年,呼厨泉单于率诸王朝见曹操,曹操趁机把单于留在邺城,而让右贤王回去管辖各部。随后,曹操又把呼厨泉的部众分为5部:左部10000余户,居于太原郡兹氏县(今山西汾阳);右部6000余户,居于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南部3000余户,居于蒲子县(今山西隰县);北部4000余户,居新兴(今山西忻县);中部6000余户,居于大陵县(今山西文水县东北)。每部以贵族为领导者,并用汉人对他们实行监督。从此,单于徒有虚号,没有实际能够控制的地域。单于庭虽仍在平阳,单于却被困邺城;五部帅虽也分驻五部,却都家住晋阳汾水之滨。匈奴的部落组织虽然保存,但匈奴上层贵族已不能直接统治他们的部众,统治的实权已转移到曹魏手中。从此,南匈奴部众被纳入曹魏政权体系,他们接受所在郡县地方官的管理,并被编入户藉,与汉人一样都是平民了。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