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千人墓葬惊现三星村,揭开尸骨背后的谜团(二)(2)

2009-07-18 11:04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王根富:第二年我们在这个,距这件钺相隔大概15米左右的一座墓葬里面,又发现了一件,与这件钺结构、形制完全相同的一件,所以说出土了两件形制组

王根富:第二年我们在这个,距这件钺相隔大概15米左右的一座墓葬里面,又发现了一件,与这件钺结构、形制完全相同的一件,所以说出土了两件形制组合完全相同的。

531号墓葬的主人也是一位男性,年龄在20岁左右,墓中的石斧与M38出土的石斧几乎一模一样。这个发现印证了大家之前对38号墓石斧的推测,这两把石斧,应该叫做石钺,是这个氏族首领权力的象征。凭着这件石钺,它们的主人可以号令成员,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两件石钺,就是学者们探索国家起源的最好证据。

王根富:中国王权文化的起源,实际上这些王权象征的器物,就是从最普通的生产工具石斧产生,然后逐渐发展到石钺,然后再发展到良渚文化时期的,距今四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的玉钺,用玉做的钺,然后再发展到商周文明时期的青铜钺,这是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的一条线。这解决了这个中国古代钺的起源,也可以说探讨了我们中国古代国家文明是如何起源的。

这两件看上去制作精美的骨雕,搭配在石钺上,除了象征权力,是否还隐藏着一些特殊的含义呢?常州市公安局的刘持平,是一位资深的痕迹学专家,几年来,他一直在研究这两件配饰的真正价值和工艺之谜。

常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刘持平:很多考古学者对某件器物,比如说这一次金坛三星村遗址的骨雕饰品怎么加工出来的,对考古学者来说是个谜,对我们搞痕迹学的同志来说,也是一个谜。

出于职业的敏感,刘持平认为,骨雕刻画的应该是一种动物的形象,可是究竟是什么动物能让六千年前的人,把它的形象刻画在一把象征权力的石钺上呢?

刘持平:第一感觉,这个骨雕饰品像蚕,当然我对蚕仅仅是一个外形的一个了解,比如说头很大,圆圆的,身上的花纹,它是一节一节的斑纹的,那个骨雕饰品上面很明显的。

从一个角度观察,这个骨雕的形象确实很像一个蚕的样子,并且墓葬中还出土了大量动物骨头做的针,细小的针孔似乎佐证了刘持平的推测。因为,极其细小的骨针,只能使用极细的丝线,而丝线必须靠养蚕才能获得,江苏自古就有蚕桑生产,也许古代的先民早在六千年前,就已经懂得了蚕桑技术,并且把蚕的形象刻画在石钺上,对其顶礼膜拜。

刘持平:那么就把现在把骨雕这一个饰品的形象和蚕具体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比对,第一整个的形态,整个形态符合蚕的形象,第二,骨雕上面的纹饰具体的纹饰,具体的纹饰,符合蚕的纹饰。斑纹。第三,那就是骨雕饰品的这一个四对足和蚕的胸部的四对足,完全相符。

如果把骨雕的动物形象定为蚕,立刻给了我们一个大胆的猜想:六千多年前那个时候,生活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古人,已经开始知道养蚕来制作丝绸, 懂得了蚕丝的重要作用。学会了饲养家禽,那么,如果他们能养蚕,纺织,制作出华美的丝绸制品,在六千年前那样一个年代,我们可以联想,当时的人们已经具有极高的聪明智慧。

虽然看上去刘持平的推断很有道理,但是,负责考古挖掘的队长王根富对此却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这把氏族权杖上面的骨雕,应该是另一种凶猛动物的形象。

王根富:我觉得这个像一个鳄鱼,我们长江下游地区这个鳄鱼还是比较多的,相当于这个鳄鱼,这是鳄鱼的吻部,这是下面是鳄鱼的牙齿,相当于鳄鱼是露着半个头在上面,而且上面这个花纹和鳄鱼一样,这下面相当于牙齿,这是鳄鱼的眼睛。

金坛三星村所处的位置,西面靠山,南面有湖,附近水网密布,同样也生存着鳄鱼这样凶猛的大型动物,六千年前,古人的生活,也许还要和这些凶猛动物不断斗争,出于对权力和自然的敬畏,把鳄鱼的形象刻画在石钺上,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那么,这个图案究竟是鳄鱼还是蚕呢?

王根富:我觉得偏向于是鳄鱼,但是真正是不是鳄鱼,或者是不是蚕,因为这是我们现代人的说法。这个我们没有直接的证据,这个上面也没有文字记载,这只是一种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于这一点,大家恐怕有自己不同的想法,那么我个人认为,这个骨雕,恐怕还是一个鳄鱼的形象,但是这个鳄鱼,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长江的珍稀保护动物扬子鳄,扬子鳄是淡水短吻鳄,嘴很短,这种鳄,恐怕就是当年中国当年还有过的咸水湾鳄,是很凶猛的一种大鳄鱼,类似于泰国的那种,韩愈的祭鳄鱼文,说的就是这种鳄鱼,我们可以看看,长长的吻部,还有非常锋利的牙齿,硕大的眼珠,这个给我们感觉都是鳄鱼的形象,再有呢,既然它是在钺上使用的,作为一种王器,王的象征,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话,一种威严,那么鳄鱼的形象恐怕比蚕更加贴近一些,当然了这仅仅是个人的一些想法而已,那么除了这个骨雕让人们有猜测之外,最多的争论还是集中在这一千多具尸骨,一千多具尸骨说明什么,是不是这个地方曾经有过很多人,如果有很多人的话,他们的生活方式又是什么样的?会不会与别的民族,别的部落之间还发生过一系列的战争呢?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