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消失的焉耆国: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一)

2009-07-20 14:3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它是一个建立在绿洲上的农耕生活形态的城郭,是汉通西域北道必经之地。佛教在其国内有着很高的地位和众多的信徒,那就是焉耆国。

它是一个建立在绿洲上的农耕生活形态的城郭,是汉通西域北道必经之地。那里土地肥沃,种有稻、粟、麦,兼畜牧;那里的人有喝葡萄酒的习俗,也热爱音乐;那里资源丰富,文化发达,佛教在其国内有着很高的地位和众多的信徒,佛教艺术也曾繁盛灿烂;那里盛产胭脂,也盛产良驹,还有鱼盐蒲苇之饶。那就是焉耆国。

隐藏在“七格星明屋”背后的焉耆国

焉耆国,王治员渠城。去长安七千三百里,户四千,口三万二千一百,胜兵六千人。击胡侯,却胡侯、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击胡左右君、击胡君各二人,译长三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四百里,南至尉犁百里,北与乌孙接。近海水多鱼。

焉耆国,西域三十六古国之一,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当年玄奘去印度取经,从高昌国向西出发,第一个到达的就是焉耆国。

玄奘曾经对焉耆国这样描述说:阿耆尼(即焉耆)国的幅员,东西有600多里,南北400多里。焉耆国的都城叫做员渠城,方圆6里以上,四面有山作为屏障,道路艰险难行,因而易于防守。焉耆国境内泉水溪流交织如带,水便被引来灌溉田地。那里四季气候温和,舒畅宜人。焉耆人风俗淳朴,互相真挚相处。国境内有寺庙10余座,僧徒有2000多人。他们研习的是小乘佛法,所有信徒都恪守戒律仪轨,持身清洁,刻苦勤奋。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