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中国文物:古代漆器精品(2)

2009-07-24 11:19
来源:洱吧下载 作者:佚名
公元前二世纪的一个夏天,长沙正在举行一场隆重的葬礼。死去的是西汉王朝軑侯的夫人辛追。人们按照礼仪规范,庄重地举行各种仪式。沉重的棺椁被放

公元前二世纪的一个夏天,长沙正在举行一场隆重的葬礼。死去的是西汉王朝軑侯的夫人辛追。人们按照礼仪规范,庄重地举行各种仪式。沉重的棺椁被放进巨大的墓穴,辛追带着她的财富进入了黑暗的地下世界。两千多年后,公元1972年,现代考古发掘让辛追再一次回到地面。

马王堆汉墓的价值决不仅仅局限于墓主人尸体的不朽,更重要的是它堪称中国文物史上一次空前的收获。在三座墓葬中,一共出土了几千件文物。而在所有文物中,最大的财富恐怕要算700多件漆器。尤其难得的是,大部分漆器都保存得相当完好。不仅器形完整,而且漆层基本没有受损,一些前来参观的外宾竟然对漆器的真伪产生了疑惑。

马王堆一号墓在保存有机物方面创造了世界奇迹,连两千多年的湿尸都能保存住,漆器能保存完好也就不用惊奇了。但是,即使在被盗掘过的一号墓里,也还残存了一些比较不错的漆器。这是为什么呢?专家指出,是墓坑里的积水起了关键作用。水可以使漆木器不至于干裂。

关于漆器是否为中国南方特产的疑问得到了解答。由于漆器的胎体大部分是木头,在气候干燥的北方地区很容易断裂,所以不能很好地保存下来。我们现在已经无从得知,当年北方的中国人是否有着另外的审美趣味,制作出了完全不同风格的漆器呢?这将永远成为历史的遗憾。

经过战国时期几百年的发展,漆器终于在西汉时迎来了黄金时代。不过,漆器仍然只在社会的中上层流行,而且价格十分昂贵,一只小小的漆杯的价格就相当于十只铜杯,因此,漆器在汉代也就成了贵族们特权和财富的象征。

正是由于漆器的贵族化,促使了工艺的迅速成熟和进步。这件出土在湖北的盾牌是专门为墓主人死后制作的明器。虽然形状像龟甲,实际上是用木头削制的。正面用红漆描绘了不知名的神人和神兽,形象有些诡异。反面是两个现实中的人物,也许是墓主人的肖像吧。

这件造型秀气的器物叫匜,是古代贵族专门用来洗手的用具。匜的壁上画了四只翩翩起舞的凤鸟,简洁的勾勒、流畅的曲线,使画面清晰利落。

轪侯夫人的漆棺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一套葬具。从外至里一共有四层棺。最外面是庄重的黑漆素棺,通体涂满黑色的漆,没有丝毫装饰。第二层是黑地彩绘漆棺,黑色的底子上用金黄色绘出复杂多变的云气纹,这些云气回旋缭绕,像“回”字形,时而水平流动,忽而直线上升,似乎是工匠一气呵成的作品。纹路间穿插着111个怪兽或者神仙。图案想像力丰富,线条粗犷,洋溢着远古时代的质朴和神秘。

第三层是朱地彩绘漆棺,红色的底子上用绿色、褐色、黄色等各种颜色,描绘出许多代表祥瑞的图案,一共画了六条龙、三只虎、三只鹿、一只凤和一个仙人。和外面的棺材相比,这个棺材显得富丽堂皇、艳丽多姿。在丰富的色彩中还出现了很难用天然漆调配的黄色和白色等浅色调,显示出当时的漆器工艺水平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

最里面的内棺,棺身涂满黑漆,没有任何花纹或漆画,而是在黑漆层外面捆扎上帛束和锦。在汉代,青铜器已经基本上退出历史舞台,早期的礼仪制度成了传说。一些曾经十分贵重的礼器也被漆器取代。马王堆汉墓让人们看到了成组的漆礼器,这在西汉墓葬中并不多见。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