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密麻麻的木桩下面,考古队发现了一具人骨,被一根木桩打下去,周围的骨头被打了翘起来,很明显是一种非正常的一种死亡,当年的海门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人骨的出现,搅乱了海门口遗址考古工地以往正常的发掘秩序,也搅乱了海门口遗址早先所呈现出来的那一份远古社会的和谐之美。这一诡怪的现象很快就在当地传播开来,引发了人们的极大好奇,派生出了种种的猜测。
剑川海门口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已经接近尾声了。
大量残破的陶片,以及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大量遗物的出土,都充分表明了所开挖的这个区域,是三千多年以前,海门口人集中居住、生活的一个地方。
海门口考古发掘队在1802探方清理出一具人骨,在非墓葬区域的居住生活遗址中出现了人类的骨骸,这至少是在国内同时期的遗址中第一次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
人骨的出现,搅乱了海门口遗址考古工地以往正常的发掘秩序,也搅乱了海门口遗址早先所呈现出来的那一份远古社会的和谐之美。
支离破碎的骨骸集中在了一棵木桩的周围,部分肢骨紧贴木桩直立插在土中,这一诡怪的现象很快就在当地传播开来,引发了人们的极大好奇,派生出了种种的猜测。
大理州文物管理所副研究员孙健介绍:我觉得它是一个墓葬,人骨埋掉以后,就被后期的这个桩打破,打破掉以后,骨头都被打了翘起来。
文化学者张笑介绍:也可能在当时是祭祀的这样一种形式,这种石头也是当时那些人类对一种石头的一种崇拜的象征。
的确,在骨骸的旁边就有两块石头,距离骨骸稍远的地方还有一块,这三块石头都是白颜色的,表面上看不出有人为雕凿、刻画过的痕迹,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三块白石头是这个探方中除了加工过的石器之外,唯一以不规则的形态遗留在遗址地层之中的石料。那么,这三块白石头与骨骸之间有没有关系?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人们对这具骨骸做出了种种的猜测,无论是“活体祭祀说” 、“墓葬打破说”、还是“偶然淹死说”似乎都有着各自的依据和理由,其中,以当地文化学者为代表的“活体祭祀说”尤为引人关注。法医所作出的“屈体”死亡的判断,更为“活体祭祀说”增添了一个有力的证据,对此,也有人提出了早先的“屈体葬”被后期木桩打破的这样一种可能性。
大理州文物管理所所长杨德文介绍:我们在凤仪发现过一个砖石墓的墓口,墓口上盗墓贼挖盗洞,挖进去以后可能是盗墓贼同伙,把他这个埋在里面去了,所以他就形成在这个盗洞里面,一个人蹲在里面,就是弯曲地蹲在里面死掉,不是一种正常的葬式,是属于是盗墓贼把他埋在里面去了,他死在里面的一种特例。
在测绘等具体的考古工作没有完成以前,骨骸还不能出土,木桩依旧牢牢地将他钉在探坑之中。
文化学者张笑介绍:现在发掘的这个情况看,基本上已经证实他的头颅、颅骨是彻底地是粉碎了。他的骨盆部分受损也比较严重,脊椎、肋骨破坏也比较大。我个人的看法是和当时的那种祭祀活动关系还是比较直接。
大理州文物管理所副研究员孙健介绍:二次葬的可能性比较大,当然他尸骨不全等等一些,还是有相关的原因,我觉得他还是作为二次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