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癥瘕(2)

2009-06-26 15:5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徐文兵
《圣济总录·积聚门》:“浮流腹内,按抑有形,谓之瘕。”《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瘕者假也,假血成形,腹中虽硬,其实聚散无常

《圣济总录·积聚门》:“浮流腹内,按抑有形,谓之瘕。”《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瘕者假也,假血成形,腹中虽硬,其实聚散无常也,亦往往见于脐上。其原由寒暖失宜,饮食少节,脏腑之气先虚,又复多所劳伤,外而感受风寒,停蓄于内,是故正虚邪实,正不能胜邪,邪遂挟其力,反假游行之血,相聚相结,而成颗块,推之而动,按之而走。故名曰瘕。” 《罗氏会约医镜》:“瘕者得之伤血,肋间有块如石,按之痛引少腹,去来无常,肚硬而胀,食减餐泥,假物成形,如血鳖之类。治宜调养脾胃,磨积消疳,奏效迟缓。”

癥也是形声会意字,发音同征,含有有征可循的意思,也就是弄假成真,由瘕而癥。比起瘕来,癥更为严重,形状固定,质地坚硬、牢固。《圣济总录·积聚门》:“牢固推之不移者癥也。”《诸病源候论·癥瘕病诸候》:“其病不动者,直名为癥。” 王叔和在《脈經》中说:“脉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癥。”所以与癥搭配的字都很可怕,比如癥坚、癥痼、癥噎。比如血癥,《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其有脏腑虚弱,寒热失节,或风冷内停,饮食不化,周身运行之血气,适与相值,结而生块,或因跌仆,或因闪挫,气凝而血亦随结,经络壅瘀,血自不散成块,心腹胠胁间苦痛,渐至羸瘦,妨于饮食,此之谓血癥。”

癥瘕合用,泛指体内一切积聚结块。葛洪《抱朴子》:“夫癥瘕不除,而不修越人之術者,難圖老彭之壽也。” 《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

预防和治疗癥瘕,升降、出入是关键,《内经》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六腑以通为用,传化物而不藏,更虚更实,大多数癥瘕都源于六腑。从入而言,饮食生冷,很容易导致胃的蠕动减缓,消化功能衰退。腹诊的时候,中脘上下发凉、触探有结、质地坚硬。患者有的有腹胀、泛酸、疼痛、嗳气的症状,有的则根本没有症状,食纳正常。西医做胃镜检查大多数正常,个别被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因为没有质的改变,所以不以为然。而中医则诊断为癥瘕,当作隐患必欲除之而后快。

从出而言,现代人大多心浮气燥,气聚于上焦,下焦多阴寒。大肠蠕动迟缓,便秘、便难、大便不爽的人比比皆是。这些人腹诊时,一般在天枢、大横穴附近有冷结、癥瘕,西医检查有的说是有宿便、粪块,有的也查不出什么。中医则以开痞散结、温化痰湿、通腑活血的方法,以消除癥瘕。

妇人月经,受寒或郁怒,以至于血当出而未出,容易在小腹肝经潜行处形成癥瘕。西医有时能发现是卵巢囊肿。患者有自觉疼痛的,也有浑然不觉渐渐腹大的。中医以癥瘕论治,活血逐瘀,痛下黑色瘀血块,就能完全根治,且不复发。比做反复手术好得多。

无形的邪气如同流寇,有形的癥瘕如同根据地。一旦流寇有了基地,就容易做大形成气候。常言道:用药如用兵。消除癥瘕,如同捣毁敌人的根据地,这样邪气就是容易治疗,也许就是放个屁,打个嗝,打个喷嚏就完了的事。

(责任编辑:正心)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