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玛瑙雕刻工艺门类齐全,素活工艺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打钻掏膛、取链活环、肩耳制作、透雕活球、装饰雕刻等技艺为其特有的绝活儿。1974年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雕成的阜新玛瑙《水帘洞》,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玛瑙工艺品创意独特,构思奇妙,雕刻精细,分人物、鸟兽、花卉、素活、水胆玛瑙制品五大类。每件作品造型别致,料质纯正,细腻精湛,俏色点缀,唯妙唯俏,栩栩如生,真可谓巧夺天工,令人叫绝。
阜新玛瑙雕刻的艺术特色为:巧、俏、绝、雅。巧:为人之灵气,创意大胆,构思奇巧,雕刻技艺精巧,巧夺天工;俏:为天之造化,充分利用玛瑙天然俏色,纹理及质感,所表现的人间万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逸趣天然;绝:为天人合一,使作品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使之成为出神入化的绝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令人拍案叫绝。阜新不仅传统的素活如花薰、尊、瓶等雕刻的好,其显著特色和独特风格的是雅活做的出色;雅:不仅指作品格调高雅,关键是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包含五千年华夏文明和民族精神,作品还表现出当代人们火热的生活和审美情趣。
要出精品,必有奇才。阜新有玉雕工艺大师或相当于工艺大师级水平的人近20位,达到工艺师水平的100余人,他们是阜新玛瑙业的核心和灵魂。“素活大师”李洪斌虽年近七旬但仍宝刀不老;被誉为阜新玛瑙界“三杰”的曹志涛、杨克权、邵景兴,艺术硕果累累,声名远播。阜新老、中、青三代玉雕艺术家精湛的作品不仅在全国玉雕界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是艺术创新的弄潮儿,独领风骚。阜新的玛瑙雕刻已达到当今中国玉雕艺术的最高水平。
多年来阜新大量雕刻作品在全国玉雕工艺美术展上荣获大奖。其产品远销世界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阜新的玛瑙已成为独特地方风格的旅游纪念品。倍受海内外朋友的喜爱,收藏做传世之宝。
但由于阜新玛瑙雕技艺主要通过家族传承,历史上有名望的玛瑙世家目前已传至第四代,玛瑙工艺素活的代表李洪斌大师现已年近七旬,阜新玛瑙雕在取得辉煌业绩的同时,已面临手工艺人技艺失传的危机,亟待抢救、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辽宁省阜新市的李洪斌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责任编辑: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