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姑县是著名的“毕摩之乡”,这里有7个毕摩派别,200余种宗教仪式。在这块彝族人占总人口98%的土地上,近8000名毕摩依然活跃在大凉山中,虽然这里毕术保存完好。
四川美姑县是著名的“毕摩之乡”,这里有7个毕摩派别,200余种宗教仪式。在这块彝族人占总人口98%的土地上,近8000名毕摩依然活跃在大凉山中,虽然这里毕术保存完好,但变化也不可避免。
做生意的毕摩
当我和曲比达戈商量出发时间的时候,他的衣兜里响起了流行的网络歌曲,“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他掏出手机,弹开机盖,屏幕上赫然出现一个美女,他用彝语接听电话,我半句也听不懂,但能看出他似乎有一些麻烦。
41岁的曲比达戈是曲比家支第62代毕摩传人。7岁学毕,17岁出师,他已带出20余位毕徒,是美姑县毕摩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的20个毕摩专家之一。他除了能主持各类大型仪式外,还在自己家里办了彝文学校,利用寒暑假教村里的孩子学习彝文,用这种形式来传承彝文化。
美姑县所在的大凉山核心区,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直到1956年,这里还处于自治、封闭的奴隶社会形态,彝族传统保留完好,而其中的核心就是毕摩文化。毕摩作为彝族人的祭司,不但为族人主持祭祀,编造典籍,医治疾病,还担任黑彝奴隶主的家庭老师(1956年民主改革前),是彝族奴隶社会五个等级中最受尊重的人。
今天,汹涌而来的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几乎席卷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大凉山也不例外,曲比达戈除了作毕、种地,还搞建筑、修路、充当民工经纪人。美姑街上大部分彝族人都还裹着羊毛编织的察尔瓦,彝味浓厚,而曲比达戈穿皮鞋、中长风衣,只是头上裹的毛巾还和旁边的彝族人一样。他曾远足西昌、雷波、昭觉、仁寿等地游毕,还去过北京。
“外面的世界对你有影响吗?”我问。
“互不影响,各是各的。”
“如果做生意和行毕有冲突时怎么办?”
“当毕摩肯定是作毕第一,” 曲比达戈声音浑厚动听,“如果有毕约,就算能挣一两万的生意都要推掉。”
曲比达戈家住县城东面的合姑洛乡,与县城之间隔着阿尔阶觉大山。我很想随他看看作毕以及他的家庭彝文学校,恰巧第二天下午他要回老家那边作毕,我们约定次日早上7点从县城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