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图集
视频
国学入门
国学智慧
国学活用
万姓祖先堂
忠孝文化
和文化
大同文化
爱我中华
易学天地
中医养生
中华香道
艺术
民俗
旅游
历史
中华功夫
中华军旅乐园
您的位置:
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民俗民风
【彝族十月太阳历】鲜为人知的古老历法
彝族古老的十月太阳历,是彝族对中华民族文明所作的重大贡献。它把中国的文明史追溯到埃及、印度、巴比伦三个文明古国之前。 ...
龙华蓑衣: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龙华镇,这里位于四川省南部山区,蓑衣在当地叫棕衣,而制作蓑衣的手艺已经很少见了。...
四川竹编:竹海深处的技术活
四川竹编工艺品是成都地区的地方独特手工艺品,也和我们日常生产、生活资料相关的手工艺。...
【普米族文化】简单的语言 神秘的丁巴文
普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有两个方言区,各地普米语的语言差别不大,基本可以通话。普米语的特点是,声母和韵母较丰富,其...
【羌族】“接、送、罢”龙三年一轮回 流传于汶川县
接“龙”是羌族少数地区的民间传统,主要流传地区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在春节前夕,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就会聚集在一起商议...
青城古镇民俗文化
清光绪年间,青城本地曲艺爱好者张晓霞,编创了青城小调,又称“西厢调”。小调共创作唱腔24个曲调,剧本27折,当时用该调排演了8折《...
【满族民风】满族风情“三大怪”
过去东北地区的居民十分贫困,居住的房屋大多数是由土坯和稻草垒成,窗户大多是保暖效果不好的木棂格子窗,每到秋末冬初天气逐渐寒...
皮具制作:渐渐远去的皮匠活
铁匠、木匠、石匠、毡匠、皮匠总称为五匠。皮匠正是五匠之首。牛皮鞭的制作是一个技术活,也是一项冤屈的老手艺。...
胡腾舞 东西文化的交流融合
。“胡腾舞”集中体现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西域各族文化乃至西亚文化与中原文化在河西走廊共同孕育的结晶。它的产生和流传,...
天水旋鼓:自制大葵扇闻歌起舞
天水旋鼓是原流行于武山县滩歌、龙泉乡一带的汉族民间舞蹈,俗称“羊皮鼓”、“点高山”。近年来,经过文艺工作者的改良,天水旋鼓...
上一页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下一页
频道推荐
立冬节气习俗:冬泳、补冬、吃饺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
八月十五话明月:中华民族的中秋
一轮明月寄相思:中秋节的由来及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挂艾草的传说
2023年为何有两个“立春日”?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青年文摘
中国文化交流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