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文艺理论与批评30年回眸(3)

2009-07-30 16:33
来源:中国文联网 作者:云德
从广阔的文化视野中观照文艺,文艺学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在现实嬗变与历史生成的媾联中,逐步跳出了单一社会学视角考察文艺的狭隘格局,开始了对

从广阔的文化视野中观照文艺,文艺学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在现实嬗变与历史生成的媾联中,逐步跳出了单一社会学视角考察文艺的狭隘格局,开始了对于文艺深层的、内在的规律的把握。对文艺的认识在深化,文艺观念在变革,文艺美学的潜能被进一步开掘。在过去的30年,文艺观念经历了一个不断扬弃积累的过程,与其说是对线型思维方式的否定,不如说是对新的思维空间的拓展。

二是追踪文艺创作实际,促进文艺创作繁荣。

文艺批评与创作历来被称为文艺的两翼。创作是基础,理论批评以创作为对象,创作的兴盛是理论活跃的前提;而评论以其独特深入的理论思维臧否艺术作品,评介创作现象,辨析文艺思潮,开阔创作者思路,有助于端正创作思想,提高创作水平,促进创作繁荣。新时期文艺理论与批评紧紧追踪文艺创作发展实际,以推动文艺繁荣为己任,较好地履行了自身职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新时期文艺理论与批评密切关注文艺现象和思潮,及时掌握文艺发展动态,并不断作出客观中肯的分析评价,确保了创作的健康发展。无论是评价文艺作品,还是辨析文艺思潮,新时期文艺批评在摆脱庸俗社会学窠臼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理论追求。评论中力求把具体作品的价值取向和作家的心理机制、创作个性,把具体的文艺现象和整体的文艺宏观走向,把文艺思潮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动因以及有关文艺现象的纵向考察和横向比较等较好地结合起来,不再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而是以一种更开放更宏观的视野,从现实生活、文化传统、外来影响、时代要求和作家艺术家特殊的生活阅历、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创作手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考察,审慎地做出判断和结论。对于某些有争议的问题,包括有明显错误倾向的文艺创作现象,总体上都能坚持“双百”方针,不打棍子,不粗暴武断,充分论理,以理服人,诚恳交换意见,严肃指出问题,热情帮助对方,寻求最大限度地达成共识。即便是一时难于统一认识,也允许文艺家在创作实践中逐步求得解决。不同的文艺思想在平等讨论中交锋,在共同切磋中相互启发,创作与评论都能在其中获得助益和提高。

三是强化自主意识,文艺理论与批评不断走向自觉。

新时期文艺事业发展迅猛,文艺创作规模扩大,数量增加,质量上升,对于理论与评论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仅就理论自身而言,现实社会的需求,已有理论建构的深化,新的空白领域的开拓,都期待理论与批评寻求新的突破和进展。如何调整自己,发展自己,到80年代中期已成为理论界面临的新课题。

文艺理论作为一种面向文艺创作,面向文艺发展历史,面向人类精神和灵魂的科学,它不仅要对各种文艺现象作出阐释与评价,同时也要面向自身,进行学科的重建和设计。关于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关于反映论与表现论、关于主体性与本体性、关于个性与典型性、关于倾向性与共同美、关于创作方法与批评方法以及关于文艺的形象思维、审美特征、商品属性和社会功能的重新认识等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已逐渐走出文艺外围的理论描述,不断进入深层次的对文艺本质问题的探索,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经过多年的理论储备,新时期文艺理论已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要寻求新的理论突破,已不再局限于文艺与政治、与社会、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关系,而要加强理论批评与创作的职能界定及其理论自身建设,放弃长期以来形成的理论依附于创作、成为创作附庸的思维定式,努力增强自主意识,确立文艺理论与批评独立的学科价值。它要求摆脱既定的文艺学模式,探寻和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动活泼的“运动美学”,发挥自身审美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在学术品格上与创作客体相对独立。在这里评论不再是单纯的描述和被动的认同,而是批评主体价值观和审美观的生动体现。文艺理论自主意识的觉醒,不仅表现为对于理论批评领域根深蒂固的政治干预和对于批评客体缺乏独立品格的附庸意识的坚定不移的超越,而且以鲜明的主体意识义无反顾地深入艺术本体,最大限度地发挥批评主体的能动作用,展现了艺术思维卓然不群的个性生命。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