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30年来关于文艺问题的观念创新

2009-07-30 16:42
来源:中国文联网 作者:黄中骏
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始,中华民族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文化所实现的发展、繁荣有目共睹。

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始,中华民族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文化所实现的发展、繁荣有目共睹。回顾30年来文艺发展、繁荣的历程,其本质因素,是我们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文艺问题上,不断实现着观念的创新。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候,总结、梳理30年来在文艺问题上的观念创新成果,有利于促进文艺工作者对于实现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使命承担。

在文艺与政治关系方面的观念突破

1978年以前的很长一段时期,文艺作为“政治的工具”,被禁锢于政治范畴之内。尤其是在十年动乱中,文艺从属于“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条道路”的斗争。所谓“文艺黑线专政”论,使大批优秀文艺作品遭到批判,广大文艺工作者受到诬陷和迫害,文艺领域被弄得百花凋零,文艺工作者的思想受到压制,文艺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文艺发展也被拖到极不正常的状态。

伴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新风也吹拂到文艺界。在被文艺界称为“又一个春天”的新时期,党明确提出“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并明确提出,“写什么和怎么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还明确提出,“我们坚持‘双百’方针和‘三不(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主义’”,“要着重帮助文艺工作者继续解放思想,打破林彪、‘四人帮’设置的精神枷锁”。

在文艺与政治关系方面的这些观念突破,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关于文艺问题观念创新的起始。它明示人们,文艺作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式,回归到了它本来的位置。文艺虽然不能脱离政治,但与政治不是从属关系。这既从根本上唤起了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为文艺发展开辟了明媚的前景,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营造了宽松的环境。

 在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方面的观念匡正

文艺与政治关系方面的观念突破,促进了文艺界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多样化成为文艺发展的重要趋向。改革开放使各种文艺思潮大量涌入,在为文艺的发展带来借鉴的同时,也使各种文艺观念碰撞、争鸣,各种文化思想相互激荡。其中,在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方面,出现了两种倾向。

一种是“非意识形态化”倾向。它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艺中的意识形态已经被“超越”、被“终结”了,文艺不再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只具有人类共通的娱乐和审美功能。一种是“泛意识形态化”倾向。它用所谓“审美”或“文化”来无限放大“意识形态”,使“意识形态”与一般“社会意识形式”没有区别,结果什么都是意识形态,什么又都不是意识形态。例如,有一种意见认为,文艺的本性是“审美意识形态”,其“意识形态性”就表现在文艺是人的意识的产物,具有人类话语活动的特征。这样一来,文艺反映和表达特定意识形态性质的功能和作用,实际上就被文艺表现人类共通情感的功能和作用所取代,历史唯物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内涵与实质被抽空了。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