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言之,我们家庭的事业能够传多少代?我们举个例子,像同仁堂,也是祖先积德,这个堂号作了一百多年,百年老店。他传多少代?老祖宗存的心仁慈,开药店是以救人为目的,利润不在乎。只要生活能够维持,店面能够维持下去就可以。不是以赚钱为目的,不是以个人享受为目的;是以利益社会,帮助苦难的众生。他存这个心,所以他能够维系一百多年。如果子子孙孙不变祖先的宗旨,他的公司行号必然能够不断的延续下去。不像现在许多人开的公司,开不到两三年就倒闭了,这就是德薄。
[有三世二世之德者],能够传三世二世,也[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我们中国俗话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德很薄,以至于他不能传下去了。过去社会对这些事很重视,现在观念完全改变了。甚至于有许多年轻的夫妇,他们不要儿女,嫌儿女麻烦。
现在社会的结构跟从前不一样了,现在有社会福利。美国或加拿大,谁养老?国家养老,不需要靠儿女养老。所以他可以不要小孩。六十五岁退休了,国家有养老金,按月送来,比儿子还孝顺。这是现代的社会福利制度比从前好。从前老人唯有儿女来抚养;现在的社会逐渐趋向于由国家、由政府来照顾。
原文:“汝今既知非。将向来不发科第。及不生子之相。尽情改刷。”
这是云谷禅师教给了凡先生改造命运的方法,对著袁了凡的习气毛病来下药,应病与药。他已经知道自己的毛病习气,所以教他要[尽情改刷]。[改]是改过,[刷]是刷洗。[各人有各人之病痛。既能平心自检。寻出一一病痛。一一过失所在。便有下手处]。
[尽情洗刷]是真正的修行。并不是天天念经、拜佛、念咒这些形式上的功夫,这都叫形式。形式的目的无非是提醒自己,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引发别人觉悟,真正目的在此地。个人修行不重形式,重在发现自己的毛病,这个叫[开悟]。把自己的毛病改正过来,就叫修行的功夫。所以最要紧的是,能心平气和自己来反省检点,把自己的毛病习气找出来。
[寻出]就是寻找,找出自己的病痛,找出自己过失到底在那里,这样便有下手处,你才知道如何去修正,怎样去改过。[用全神全力。反转来]。[神]是精神。全副的精神,全副的力量。[反转来],把它反转过来。下面举出几个例子教我们:
[悭贪者转之以施舍]。譬如[悭贪],[悭]是悭吝。我们有的不肯施舍给别人,没有的希望贪得,如果我们有这个毛病,[转之以施舍],用布施的方法把它改正过来。我有别人没有,人家向我要,我很慷慨,很大方,我能送给别人。或者我看到别人有急需,他还没有向我要,我就主动的布施给他,这是修福。
[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三大类。[法布施]是我们以智慧、技术去帮助别人,或者是教导别人。别人不会的我们会,我们要热心去教他,使他也有这种能力,或启发他的智慧,这叫法布施。
[无畏布施]是帮助别人身心安稳。他心有不安,有恐惧,我们帮助他,使他身心安稳,这叫无畏布施。譬如有人害怕走夜路,害怕,我们有时间就送他回家,跟他做伴,他就不怕了,这也属无畏布施。这是举例说明。
又如现在年轻人去服兵役,服兵役也是无畏布施。为什么呢?军人保护这个地区国家百姓的安全,不受外面敌人干扰侵害,这自然是属于无畏布施。所以三类布施的范围非常广泛。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愤激者转之以和平]。这是讲性情,容易发脾气,容易急躁,这是大毛病。了凡患了这毛病,云谷禅师在此地劝他。[转之以和平],和气心平。心地平静,你的态度自然温和了。这在德性上也是一个重要的项目。无论是佛家,儒家都讲求。孔夫子的学生赞叹孔子的德行有五种:温、良、恭、俭、让。第一就是温和,这是学生们对老师的评语,老师温和;良是善良;恭是恭敬,无论对人对事他都谨慎恭敬,谨就是谨慎;俭就是节俭,不奢侈,生活很朴实;礼让,孔夫子事事都让别人,决不会与人相争。这是夫子之美德。是做人的典型。
[虚夸者转之以切实]。这就是喜好夸大的毛病,为人不实在。如果知道这些事实,别人对我们说的话自然要打折扣,难以取信于人,因为我们不诚实。所以决定不能够浮夸,要诚实。
[浮嚣者转之以沉定]。[浮嚣]就是我们常讲心浮气躁。心浮就要以沉定来对治。沉著,心要清净,要能定得下来。[骄慢者转之以谦恭]。世出世间实在没有一样值得骄傲。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做好了,是本分的,是应该的;做不好要处分。孔孟曰无不敬。所以对人一定要[谦恭]有礼,要谦虚要恭敬。谦与敬都是性德。
[惰逸者转之以勤奋]。懈怠懒散,是很大的烦恼。所以一定要精进,要努力,要把精神提起来。懒惰,做一切事情都不能成就。古今中外,那一个有成就的人是懒惰的人,是散漫的人,没有。 [残忍者转之以仁慈。怯退者转之以勇进]。[退怯]是退步,退转。这也是大病,必须要勇猛精进。
这些毛病都是了凡先生自己叙述出来的。前面说过,各人有各人的病痛。如果我们也像他这样改进,其他的病痛要想一想,用方法来对治。
(责任编辑: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