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夜雨孤灯读《坛经》:荒漠沙国一股清泉(2)

2009-05-06 12:4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如此,伙房僧慧能那飘然南行的身影便深深印在我的记忆中。 不仅如此。 《坛经》曰:“此世界名婆娑,意为忍。是说不为烦恼三毒所刧夺,并乐意忍受

如此,伙房僧慧能那飘然南行的身影便深深印在我的记忆中。

不仅如此。

《坛经》曰:“此世界名婆娑,意为忍。是说不为烦恼三毒所刧夺,并乐意忍受,以能坚忍,故名堪忍。”佛之教化众生,便从学婆娑世界讲起,就是世间法。佛法便如莲花,出于污泥,而灼灼其华,不为污泥所染。但倘若只是虚空,只是清水,莲花将由何而生呢?

佛只是用莲花的“清”与“空”去照见尘世的“实”与“有”;用对真谛的知觉,点醒沉沦的迷惘。此所谓事为俗谛,理为真谛。一切有情须由俗谛论得真谛。苦集是俗谛,灭道是真谛。不周遍尘世,怎么找出世间的路?因此,若人的本性是善良,又何妨去爱,去恨,领受自然之所予,而完善自己的一生。痴情的宝玉不是参得“无可云证,便是立足之境”么?比他痴情的犹进一境,曰“无立足境,方是干净。”人生处处皆有大撒手处,此等已即是撒手处,但在未爱,未恨,未证得完善具足的人生前,何尝撒得手呢?

净手焚香读《坛经》,仿若春风化雨,荒漠沙国一股清泉,胸中涌出一片绿洲,喧嚣的尘世渐渐远去,清凉之气令块垒顿消。也许,对于我这样一个身居尘俗中,既向往明心见性而有对世俗欢乐依恋难舍的灵魂来说,这一时的解脱,便是永恒。

夜雨中,孤灯下,抚卷《坛经》,一室皆清凉矣!

(责任编辑:诚明)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