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荀子:养在深闺人未识(四)(2)

2009-06-30 11:4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鲍鹏山
整个《性恶》一篇,充满的是对普通民众智识的蔑视与道德卑视,同时,对世俗之君,他又毫无理由认定他们具有智识与道德的双重优势,把人类的希望寄

整个《性恶》一篇,充满的是对普通民众智识的蔑视与道德卑视,同时,对世俗之君,他又毫无理由认定他们具有智识与道德的双重优势,把人类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人类不堕落的保证也在他们身上。

荀子的“尊君”,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制天”。可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思考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想家,也就是说,他把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自觉地作为他哲学关注的对象。陈炎先生曾指出,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乃是属于马克思所说的“亚细亚的古代”,与希腊的“古典的古代”有大不同,古典的古代,其国家的形成乃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而“亚细亚的古代”的中国,国家的建立则是由于环境的逼迫。陈炎先生指出:“生活于黄河流域的古中国人的天职不是去海上冒险,而是要兴修水利,这种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高度的社会组织结构”(陈炎《积淀与突破》)。荀子也正是从“制天”的角度,来理解国家及其代表“君”的产生的。

人……气力比不上牛、奔跑不及马,但牛马却为人所用。为什么呢?是人能合作,它们不能合作。

[原文: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王制》

正因为人能群(合作,组织起来),才能在生物界中一枝独秀。而这个群,又是如何实现的呢?君主,是善于协调人群的人。

[原文:君者,善群者也。《王制》]

君主是什么呢?答曰:能协调人群。能协调人群的说法,是怎样的呢?答曰:善于生养人,善于治理人,善于显扬人,善于文饰人。善于生养人,人也就亲近他;善于治理人,人也就安顺他;善于显扬人,人也就喜欢他;善于文饰人,人也就称誉他。这四者具备了;天下就归顺了,这种能力就叫能协调人群.

[原文:君者何也?曰能群也。能群者何也?曰善生养人者也,善班治人者也,善显设人者也,善藩饰人者也。善生养人者人亲之,善班治人者人安之,善显设人者人乐之,善藩饰人者人荣之。四统者俱而天下归之,夫是之谓能群。《君道》]

孟子是倡“民贵”而“君轻”的。荀子显然要颠而倒之,要贵君而贱民了。《战国策-齐策》记赵威后问齐使,以为民为本而君为末,苟子又要颠而倒之,以君为本以民为末了。你看:

人类的生活,不能没有群体。群居共处而没有区分,就会发生争夺;争夺,就会发生混乱,混乱就会导致穷困(这是说民之丑恶愚贱)。所以,没有区别,是人类的大害,有区分,是人类的大利。而人民的君上,便是掌管这种区分的中枢(这是说君之美好算贵)。所以,赞美君上,就是赞美天下的基础:安顿君上,就是安顿天下的基础。尊重君上,就是尊重天下的基础(这是说赞美、尊贵、安顿君王的重要)。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