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名著名作 >

读《聊斋志异》:警世易俗,助于风化

2009-05-13 12:2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于善伟
《聊斋志异》,清代短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歌咏兴怀,肇自生民始也。诗三百,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诗以达意,情动于中,歌咏发于外,文学之大者也。孔尚任曰:“小说虽小道,其旨趣实于三百篇,而义则《春秋》,用笔行文,又左、国、太史公也。所以警世易俗,助于风化。”

聊斋剧照

吾国历史悠久,史书浩如烟海。天人之际,古今之变,盛衰存亡之道,靡不毕现;王侯将相,食货律历,礼乐行政,地理天文,史家莫不原始返终,其流风遗迹,历历可寻。至若《聊斋志异》,乃史书之别体,剑臣乃史家之别姓也,所谓“异史氏”者也。琼搂玉宇,陋室穷巷;缙绅庶人,僧道鬼狐;龙宫黄泉,人间天上,忽然而生,纷然而灭。始而读之,若武陵误入桃源;终而思之,醍醐灌顶,黄粱梦醒矣。

刘知己谓治史者必备史才、史学、史识。先生之文笔,含英咀华,刻镂清秀,屈、宋之遗音也;其述草木鱼虫,闺阁兰若,莫不曲尽其妙,不失毫厘;听其议论之弘伟,莫不叹其思之至深也。观其情,莹然可爱;察其理,入木三分。

《红楼梦》,述闺阁奇女子。黛玉、宝钗、熙凤、妙玉、元、迎、探、惜是也,千芳一哭,万艳同悲;《聊斋志异》,所述奇女子,不逊红楼也。婴宁、连锁、莲香、香玉、绛雪、阿英、红玉、翩翩,百花争艳,目不暇接,所述奇幻,莫不令人凝思遐想;所述不平,莫不令人扼腕悲凄;所述哀婉,莫不令人刻骨铭心。

其想象之驰骋,直逼屈、宋;其称物芳也,迨与风、骚并美。薜荔、女萝,江蓠、薜芷,屈、宋之雅芳也;香玉、绛雪,珊瑚、葛巾,聊斋之珍奇也。

国史者,用为惩恶劝善,有资于治道也。正史方正沉甸,坚深晦涩,非有学之士不能解其义,故闾巷庶人少有知者;至于聊斋,虽为文言,几近白话,通俗易懂,可观可采,其所述故事,至今,犹为闾巷庶人所乐道。至若盛夏、隆冬之夜,农闲无事,聊斋传奇,犹为稚子所乐闻,其父母长辈亦乐道焉。昔舜命夔为典乐,教稚子。童稚之教,不可轻也。人心向善,国风淳正,此教育之大者也;奸邪伪诈,民风败坏,诚乱国之害也。故先王建国君民,以化民成俗为治国之根本。虽世殊事异,不可易也。昔墨子悲于染丝,童稚者,民族之未来也,因其年幼无知,若素丝极易于熏染也。然则,染于正,则为国家之栋梁;染于邪,必为社会之祸害。聊斋之人文精神,于风化之兴,童稚之染亦有助焉。故曰:聊斋虽为小说,补正史之不足,弥正史所不及。

董狐者,古之良史也,先生自谓鬼之董狐也。世人谓聊斋,荒唐之言,迂阔不可信,却不知其中含有多少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刻镂世事,穷形尽相。其文辞,天然俊秀,亭亭然,若出水之芙蓉;婉约婀娜,翩翩然,似绝代之佳人。

余幼时喜听余母所述聊斋传奇,每每思之,心注不能释也。于今十余载矣,余母发斑白矣,余亦成人矣!然追述往事,莫不历历如昨。

善哉剑臣!吾齐鲁之名士也!先生生之不辰,顾影独存;才韪世戾,郁郁终生,何其悲也!然先生雅爱搜狐,网罗旧闻,并为之志,历四十余载成其书。人生几何?先生乃钟情若是!穷巷闾里,缙绅庶人,未若有不知先生者也,先生之名不朽矣!岂非太史公所谓:倜傥非常之人欤?

丁亥仲秋,余客楚,寥落无事,观古今诗词集者,少有为小说传奇节录者。余读聊斋,品其中诗词,颇有可采者,故为之录。本欲为其做一小注解,细思之,其词,浅显明了,极易懂耳,故弃此添足之举,但选诗词,待读者览焉。

(责任编辑:见性)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