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宁:最是那凝眸一笑
全文共29个笑字来写婴宁之美,有“笑容”“笑语”“含笑”“微笑”“大笑”“狂笑”“浓笑”“痴笑”“憨笑”“嫣然一笑”等。写出了婴宁之美,之纯,之洁,之真,之美的化身。以笑为异,似无情,若有情。其笑不受礼教之束缚,其行为——攀树折花等天真可爱,不受浊世之污染。与《围城》之唐晓芙有共通之处——“dreaming girl”(梦中女孩儿)。
多次写其爱花成癖,是为以花喻人:上元捻梅——喻其风华绝代;拈杏自簪——喻其娇美脱俗及其俗世不能掩之态(“一枝红杏出墙来”);欲视碧桃——喻其“夭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至于处所无处不种花,乃至厕所猪圈亦不能免,实以纯净化这浊世。以其爱花,喻其美貌如花,心灵纯洁。
“婴宁”二字,“婴”指刚出世的孩子,还未受过俗世一丝一毫的沾染,“宁”则喻其不宁。至于还有什么古书上的意义,就交给考据派的老学究们去探究了。
婴宁之笑,可谓破了世之“笑不露齿”的淑女之规。笑乃婴宁的美处,且婴宁之笑不但不损其美,反而更添其媚。正如湘云之笑,不损其美,但见其豪爽一样。
蒲公一部《聊斋》,怕最爱之人有两:一是《青风传》中的青风,另一个就是婴宁了吧?蒲公曾在《婴宁》的末篇缀曰:“我婴宁”,可谓是爱之深,爱之切。想必蒲公创作出这一人物时,定是异乎寻常的满意吧?
我于婴宁,总疑蒲公是在看了竹林七贤而作的。阮籍猖狂,呼曰:“礼法岂为我辈设焉?”见婴宁,亦使人有此之感。七贤或恐不及呢?
所有聊斋女子中,最喜欢的就是婴宁了,她应该算是一个异类吧?几乎所有美貌如仙的聊斋女子都是袅袅婷婷,弱不禁风的。而婴宁,她的美,她的媚,始终都是由她的笑来体现的。书上没有说她琴技高超,棋艺精湛,出口成章,绘画一绝,她的美,全都是她的笑。放在现在,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开朗活泼的小女孩儿,但在以前这就不能不说是个异类了。
婴宁的美体现在她的健康美,她女红又好,完全是一个健健康康的漂亮女孩儿。
婴宁是最特别的,其他的聊斋女子一般写其美时,多半有写其“小金莲”如何如何美,但《婴宁》一篇却未见,大概蒲公也不愿她受缠足之苦吧?谁叫她是婴宁,不受礼法约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