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
在这场储嗣之争中,曹丕的另一同母胞弟曹彰也陷入较深。
很明显,曹彰不可能成为曹操心目中的储嗣候选人,他的志向是“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成为一代名将建功立业是曹彰人生的终极追求。基于这个原因,不但曹操从未考虑过让他做接班人的问题,曹丕也从未将他当作竞争对手。
不是竞争对手,就有可能成为盟友。曹彰在这场储嗣之争中的立场对竞争双方都是至关重要的。有意思的是,丕、植二人对曹彰的态度截然相反,曹丕极力拉拢;曹植却极其“幼稚”地得罪了曹彰。
建安二十三年,曹彰北征代郡乌丸,立下大功。曹操召曹彰前往长安。由代过邺之际,曹丕一番好心,告诫曹彰:“卿新有功,今面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耳。”曹彰依言行事,归功诸将,果然博得曹操大悦。
相对于曹丕,曹植的行为则很让人耐人寻味。《续汉书》记载:“人有白(杨)修与临菑侯植饮醉共载,从司马门出,谤讪鄢陵侯彰。”曹植非但不拉拢曹彰,相反还“谤讪”他。这个看似幼稚的行为,其实是和曹植刻意地消极逃避储嗣之争的态度相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