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人文胜地 >

【湖南靖港古镇】诗意般的千年一梦

2009-10-12 14:4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水瓶座
靖港古镇是一幅古色古香的画。走进靖港也就是走进了这幅画中,溶入梦幻般的诗意中。

粉墙青瓦,吊脚飞檐,石板木壁,小桥流水……眼前的靖港古镇是一幅古色古香的画。走进靖港也就是走进了这幅画中,现代光鲜的我们与拙朴幽远的周遭多少有点儿格格不入,带着几分拘谨几分欣喜,我们不禁把脚步放缓,把话音调低,惟恐惊扰了一个千年的梦。

靖港镇位于长沙市望城县西北,东濒湘江,与铜官镇隔江相望,南临老沩水,西与格塘接壤,北面毗邻乔口镇。

靖港镇自古得水运优势,座落于湘江西岸,曾为三湘物资集散的繁荣商埠,美名“小汉口”。然而,近几十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古镇渐趋萧条,人烟稀少,大有变为废墟之势。从自然规律来说,靖港古镇由繁华最终变成一片废墟,走向消亡,是无法避免的事实。但许多活生生的人亲历了古镇从曾是人间天堂到现在在生命的死亡线上垂死挣扎的情景,表现出了悲伤、婉惜的面孔,看了同样让人落泪。还有许多有识之士在为古镇的奔跑着、疾呼着。

靖港镇保粮街、半边街、桐仁巷子、当铺巷子、大河码头、义正码头……这些美妙的历史街区、街道,在今天看来,更多的是停留在名城、文字记载或老人的记忆中,当年的盛况只能用“街巷格局依旧”、“繁华旧梦依稀”来描述,真正具有鲜明的明清风格或保存大体完整的民国时期建筑已经是少之又少,仅留下宁乡会馆、宏泰坊、杨广兴行等少之又少的一些遗迹。

秦月汉关、弹指千年。靖港历史悠久,约在5000多年前,舜帝南巡,其幼子沩万里寻父,终无缘相会,便栖居一灵山秀水之间。后其山得名沩山,水得名沩水。沩水入湘江之处名沩港,因其两岸生长大片芦苇,故这段沩水又名芦江。唐初,大将军李靖率军统一南方,驻军沩港,爱民如子,秋毫无犯。百姓感其恩德,沩港遂更名靖港。

水是水乡古镇的血脉和灵魂。拥有水运之便利,依托优良之港湾,靖港很早就成了繁华的商埠,省垣的盐茶、洞庭的鱼虾、乌山的贡米、宁乡的山货均在此集散。“日有千人作揖,夜有万盏明灯”是当年靖港的真实写照。

今时月色依旧,但她很近又很遥远……古镇以亘古的守望姿势,演绎着美丽尘缘!

靖港商贾云集,临水就市,依山开店,千帆竞发,荣华飞扬。因此靖港是淘金者的乐园,创业者的天堂。靖港依水而生,伴水而达,也因水而衰。由于后来陆运发展一日千里,加之为防洪原因,为水流域因建坝,使为水改道新康出湘江,根除了水患,但靖港失去了天然良港的优势,昔日的繁华渐渐没落。

古镇人文蔚起,这里漂泊过杜甫的孤舟,留下了清初内阁中书陶之典和晚清大诗僧释敬安的诗篇。作为清代域内率先开埠的古镇,靖港剧场、茶馆、书社林立,早在20世纪初就办起了新学,英国和南斯拉夫神甫们还营建起了教堂。

古镇幽幽,幽于历史,幽于商潮,幽于山水,幽于民风。它取绿水青田、气色俱佳之风水模式,虽世易时移,但靖港古镇营造千年,不离不弃,100多栋老店铺、老民居及八元堂、临水戏台等古迹,完整保存至今。这些,有如一幅直观明、清、民国社会市井全貌的“清明上河图”。其店铺一般为一开间、二进深、二层楼,木柱支撑的木板房,一层为木板组合的铺面。民房则四周为青砖砌的封火墙,屋内多为斗拱造型,飞檐翘角,雕龙画凤,其门楣、楹柱、照壁、窗格、家具均饰有龙游凤翔、云纹花样,极尽袅娜和飘逸之美,充分体现了明清建筑艺术的极致。

在这里,可以扶着清凉如水的石拱桥,听脚下潺潺流水流畅着细微尚可闻的情歌。华灯初上,可以在乌蓬船上品酒赏月,听乐曲阵阵,笛音悠扬。这里的店栈颇显古风,猎猎招展的酒旗,笨拙古朴的酸菜坛子,竹蔑编织的招牌,使人见之忘俗。踱上木楼,推窗见水,南风拂面,百亩荷花秀色可餐,清风明月诗情画意。这时,也许愿意时间永远停留,就这样靠水而生、依水而歌。

在这空寂的街上,这声声清脆的叮当声和沙哑的笑声,使得清冷的月色不再羞涩,使得青青的麻石不再清凉,静静地听着,如同在听一声声穿越了千年历史的天籁。

清脆的叮当声刚过,几声由远而近的“买臭豆腐呵,不臭不香的臭豆腐呵”的吆喝声就传来,不知是寂寞的叮当声吸引着它,还是吆喝声诱惑着叮当声,很快,它们便心有灵犀地交融在一起,成了这青青麻石街上的小夜曲,一同祭奠着这千年古镇昔日的繁盛与荣华。

靖港古镇,将浓厚人文历史和优美自然风景融于一体。进入古镇,尤如进入历史文化的殿堂,溶入梦幻般的诗意中。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