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丽细腻”则主要是广陵派从美学的角度处理“音”的追求。这里的“音”不仅指弹奏的每个音节,还包括和音的处理,主次音的相互谐调,强弱音的应用,弹弦力度的控制,左手按弦力度分寸,音厚,音韵的有效值,调息运气控制音动以及音与意的结合等多方面内容。古琴之丝弦韵味淳厚,柔和饱满,犹善淋漓尽致地表现清心雅韵。而探悉“绮丽细腻”的真正含义应该从演奏古琴的综合修养——“九德”来衡量,即要“正、和、法、合、力、稳、厚、气、意”,任何一方面都不应当有所偏颇。
所谓“刚柔相济”,则应该从音的轻重迟速,乐句的微妙处理和琴曲的整体和谐性上进行理解。比如指法力度应该随感情变化而强弱有别,缓柔的乐句中应该杂以急促之音,不能循规蹈矩平淡处理,另外应该突出主题思想的高潮部分,重现起音和尾音,不草率放松任意一个音节。刚柔相济是演奏琴曲全过程的气势和意境的综合体现,为琴曲内容服务。但是广陵派在处理二者关系时绝少适用强对比的关系,而是将二者有机融合,顺其自然,这也是广陵琴派与众不同的一大特点。
“音韵并茂”是古琴乐器的主要特色。对于“音”的要求有“坚、实、圆、润、宏、细、亮、采”之分,而对于“韵”的琢磨则是建立在对于“音”的微妙把握上,先声后韵,由韵得声,无声胜有声,以及弦外之音。“音”与“韵”的相辅相成能产生各种丰富的音响效果,“音”能给人带来第一性的直接感受,而“韵”则弥补了音效的不足,加强了音域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了音色的变化。表现韵的高境界就是韵随手走,音韵妙合,将无声和有声控制在最佳的比例之中,充分发挥控制韵时值的最优时间差。“音韵并茂”是演奏者追求的至高境界,也是最完美的欣赏极致。
广陵派与其他古琴派别的一个共性就是讲究意境,讲求人品和修养,讲求崇高和优美。所谓意境,存在着三个层次:情景、气境和格境。情景是第一层次的审美标准,高山的庄重,流水的灵动,梅花的高洁,樵歌的空旷,潇湘的爱国之情,广陵散的疾恶如仇……一切技艺指法的处理都应该服从乐曲的感情基调。气境是第二层次的审美,要求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突破暂时的气韵平衡而在另一个高度上恢复平衡。生命不是静止不动的旋律,它随情绪的变化波动,并在运动中把握“动之平衡”,从而“户柚不蠹,流水不腐”,生命的光彩生生不息。格境是第三层的审美境界。它体现出了崇高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正养浩然气,忽听琴韵幽”,尝求以真心解琴,以生命修心,常抱琴心,常怀琴趣。琴家讲究“琴德”,要求学弹琴先要学会做人,这正是要求从第三层境界上塑造琴艺境界。
(编辑: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