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灯画旧事:与时代共同前行的民间艺术形象(2)

2010-04-23 11:56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钟和晏
连环画一般的戏剧故事灯画之外,还有一些也许可以称为戏出灯画。另一组三国戏中的《徐母骂曹》,身穿红色官服、戴官帽的曹操坐在一张条案前的椅子
 
连环画一般的戏剧故事灯画之外,还有一些也许可以称为“戏出灯画”。另一组三国戏中的《徐母骂曹》,身穿红色官服、戴官帽的曹操坐在一张条案前的椅子上,处于画幅右侧正中央的位置。左下角穿暗黄色袍子的李徐母右手拄一根红色拐杖,左手向前伸出,手指正指着曹操脸部的方向。左上侧的背景是一架屏风,从形状看应该是戏台上的布景,曹操的凳子是摆在条案前面的,想来也是对戏台场景的描画。
 
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叫“齣”,后来简化为“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代《性理精义》、《戏出画册》、《戏出册》等3种绘画册页,都是绢本、工笔设色之作,把戏台人物的脸谱扮相、服装以及场上道具等细细描绘下来。画的戏出有《群英会》、《打金枝》、《骂曹》、《庆顶珠》、《铡美案》、《断桥》、《空城计》、《取荥阳》等,但是都没有作者名款和作画年月。
 
这些戏曲画被认为出自内务府如意馆御用画师之手,因为如意馆档案中曾有“著沈振麟画戏出人物册页十八开”的记录。沈振麟是同治年间擅画人物、山水的宫廷画家,据说如意馆画士对两类作品照例不署名:一类是帝王后妃像,不敢也不准署名,另一类就是小说插图、戏出人物,他们认为属于“小道”,不屑于署款。
 
19世纪,北京民间职业灯画师也少有记载,画师徐白斋(徐五)的名字第一次是出现在蔡绳格(1856~1933)的《北京岁时记》中:“绢画颇有高手,道咸间徐五、鲍九两家绢灯最著名,徐笔超逸,鲍绘精工,徐惟鲍助,他人不敢接也。时人评北新桥西聚生斋徐画《醉菩提》绢画四十支,传神处为都门第一。”据说徐白斋的传世作品有《醉菩提》、《西游记》、《风月禅》、《霸王别姬》扇面等,现藏国家博物馆。
 
已经退休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宋兆麟记得博物馆里有灯画藏品,因为没有亲眼见到,他也不能断定是否就是徐白斋的作品。博物馆收到这一类捐赠之后,通常就收起来堆库房了。他评价《元宵灯画展》说:“我感觉这些灯画基本上是晋南的东西,比如运城、临汾、襄汾一带。因为晋商的缘故,晋南的住宅很豪华,都是二层楼房。到正月十五的时候家家要挂灯,院里院外都挂,大门口挂几十盏灯,而且互相攀比,比其他地方更热闹。讲究策略智谋的“三国戏”在山西比较流行,另外还有《杨家将》。到了江南,《梁祝》、《牛郎织女》之类就多了。”
 
宋兆麟先生向我描述他在山西见过的灯彩实物,多半是四屏和六屏的,都是长方形、直上直下的造型,木头就是一般的硬杂木,讲究一点用红木、乌木。“山西人很注重老物件的保存,他们有这个习惯,房子也比较大。北京的灯市曾经很繁盛,现在很难找到了。北京人不爱留这些东西,觉得是破烂看不上。”
 
明代以前,有关北京灯节的记载不多,元末熊梦祥的《析津志辑佚》中有“正月皇宫元夕节,瑶灯炯炯珠垂结”。明朝时,北京灯市在东华门之东,也就是今天的灯市口一带。《日下旧闻考》中有记述,“正月起于初八,至十八再过晚始散,灯贾大小以几千计,灯本多寡以几万计”。从东华门外到崇文门街西,“街三行,市四列,市楼南北相向,朱扉绣栋,素壁绿绮疏,其设氍毹帘幕者,勋家、戚家、宦家、豪右家眷属也”。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