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戏剧 >

中国戏曲:行走于诗化与写意之间(一)(2)

2010-01-18 10:25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朱恒夫
舞蹈在戏曲中称为做,戏曲演员可谓无动不舞。因此,演员从一上场,就进入了舞蹈的状态。各种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总称之谓身段。许多身段是固定的、程

舞蹈在戏曲中称为“做”,戏曲演员可谓“无动不舞”。因此,演员从一上场,就进入了舞蹈的状态。各种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总称之谓“身段”。许多身段是固定的、程式化了的,如“云手”、“抖袖”、“起霸”、“走边”等等。戏曲演员在舞台上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不是自然状态的,而是舞蹈的、艺术的。如手的姿势,绝不会随意摆放,而是结合剧情作舞蹈状。京剧仅旦角的指法与眼神协调的,就有50余种。

“武打”与“杂技”是西方戏剧表演中没有的元素,但都是戏曲中的重要表演手段。戏曲舞台上的武打与杂技绝不等同于单纯的武打与杂技的表演,它们已经融入到了剧情之中,是戏曲表演有机的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它们为展开剧情、塑造人物的形象、阐述剧意服务。著名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先生从小练就了过硬的把子功、毯子功,在刀枪剑棒、挪腾扑跃方面不亚于一个专业的武术艺人,早年他演武生拿的都是真刀实枪,能从四五把椅子架叠起来的高处滚跌下来而毫发不损。然而他在舞台上所做的不是武术表演,而是戏曲表演。他不是以武打的精彩场面来邀得观众的喝彩,而是始终注意特定的情境与人物的身份、性格,是把武打、特技运用到“戏”的表演之中。

除了上述的“唱、念、做、打”之外,戏曲还融入了服饰、雕塑、建筑等艺术。自然,戏曲是不可能没有文学的,其传奇性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形象与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构建了戏曲的文学基础。戏曲也不可能没有念白,它的念白在表演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念白有韵白与本白之分,韵白由于用中州韵为读音、咬字、归韵的标准,形成一种抑扬顿挫、高低有致的语调,富有音乐性,而本白就是用剧种发生地的方言来说的,基本上等同于平常的说话。

(责任编辑:蝶澈)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