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湾边上的公园,那片树林氧吧,新近也出现了另一支娱乐部落,大多数是昔日的中学生,四五十岁。闲暇之余,一伙人聚集一起,吹拉弹唱,或唱经典老歌,偶尔也吟唱锦歌,清唱芗剧片段,煞是热闹,好看和好听。
歌者的儿女们能否接过前辈手中的箫笛、月琴和壳子弦,将漳州锦歌和芗剧一路唱下去呢?但愿双管齐下,官方与民间同步抢救和重建,让锦歌、芗剧广泛地传承下去,以再现“秦箫吹引凤,鄒律奏生春,飘渺纤歌遏,婆娑妙舞神”(唐开漳刺史陈元光诗集《龙湖集》)之锦歌袅袅,乡音绕梁,太平盛世,歌舞升平的景象。
传统的锦歌曲目,《漳州文化出版局·漳州曲艺集成》收集的有长篇的《陈三五娘》《山伯英台》等,中篇的《吕蒙正》《杜十娘》等,短篇的《金花投江》《桃花搭渡》等。抗日战争初期,漳州锦歌艺人走上街头,以悲怆的歌声鼓舞人们的抗日斗志,如:
◆《抗战歌》(锦歌花鼓调):
我唱这套抗战歌,唱到归套归大拖,(归,“整”的意思;“大拖”很长的意思。)
请恁大家着安静,听我从头唱到煞。(恁,闽南话词语,你们的意思;煞,结束的意思。)
◆《抗敌八劝歌》(锦歌长工调):
一劝阿哥你着知,如本军阀真正歹,(着知:闽南话词语,知晓、明白的意思。)
占咱东北和上海,全无讲理乱使来。(乱使来:闽南话词语,胡来的意思。)
要劝我哥着知醒,现在中国受侵略,
大家齐心打日本,来救国家和百姓。
古早当兵无好汉,现在做兵拼出名,(古早:闽南话词语,古代的意思;做兵即当兵。)
提起家私打头阵,要打日本救中国。(家私:闽南话词语,这里是武器的意思;头阵:冲锋在前的意思。)
以上歌词摘自《漳州文化出版局·漳州曲艺集成》。锦歌作为一种通俗的快餐艺术形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以特殊的艺术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发展,这是一种优质的“软家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