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二人转丑角表演艺术(3)
2010-04-24 10:16
宇宙万物均在运动变更,唯其如此,才获得生的希望。二人转也当如是,况女丑的出现也是瓜熟蒂落,并非是盘古开天地,让树叶得个阴阳面的大事,观众
宇宙万物均在运动变更,唯其如此,才获得生的希望。二人转也当如是,况女丑的出现也是瓜熟蒂落,并非是盘古开天地,让树叶得个阴阳面的大事,观众反映很好,我们自己大可不必惊慌。形式不过是为内容服务的,没有剧本所提供的女性丑角形象,也就不需要有二人转女丑,她就还是我们熟悉的上妆。本文中称女丑,也是为以示区分,并非要从“丑的领地”搞出一方割据来。
三、对二人转丑角艺术的几点看法
首先,舞台上的“对唱”是艺术的终结。我们很多人不顾这一为世人共认的艺术创作真理,利用色情的挑逗、谩骂、开祖宗玩笑来为“丑”的表演涂色,博得一笑。早期二人转为什么人们既喜欢它,却又瞧它不起?就是因为糟粕太多,以致于将那耀眼的精华掩得毫无光泽。人们是在笑,笑丢了演员做艺的尊严,这笑声是观众撕碎演员的无价值,这是一种为索钱而强做的恶劣的游戏,无法勉强地叫它艺术。素破荤猜、荤破素猜更是人们乐此不疲的招术,谁让你往“那个”上想呢?随着文艺作品渐渐“商品化”,二人转也有沉渣泛起之势,什么“宽衣解带”,“十八摸”这销声数年的东西也蹬上台板。我们不能只追求票房,而忽略了解艺术创作的严肃性,如果我们只是迁就观众的低级趣味,想必也如为高产而乱施肥的土地,早晚要颗粒无收的。二人转丑角,属艺术范畴,是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而脱离了艺术的要旨,恐怕就是成为真正的“丑”了。
其次是我对丑角舞蹈一点浅见。二人转是民间舞蹈及小曲,小唱的综合体,是获得“杂交优势”的混血儿,是载歌载舞的表演艺术,鉴于这种属性,就需要二人转丑角形体动作舞蹈化,有自己的舞蹈“语汇”,丑得美、丑得雅,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二人转丑角的又一大特点就是每一个丑角形象都具鲜明的个体特色,不着重外在特征及脸谱的程式化。其它剧种的男丑大多大白脸或白鼻梁,女丑多是界限分明红脸蛋、红嘴叉、耷拉眼,这种程式化的东西,就首先给观众丑的外在印迹,强化了丑的力量。而我们二人转的丑,男丑有一些,而女丑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更多地依靠自己的舞蹈动作逼真地刻画丑角形象。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