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湖北曲种。流行于湖北天门等地。源于唐代的三杖鼓。明人沈德符在《顾曲杂言》里已记载了三棒鼓在万历年间的演出情况。清末与凤阳花鼓合流,流传渐广。除东北地区外,全国各地都可以找到它的踪迹,并随艺人流传到英、法、意、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数十个国家。
三棒鼓是一种技艺独特的走唱曲艺,3根嵌有铜眼钱的鼓棒,抛耍起来后,眼钱相互碰击,鼓棒上下翻飞,落鼓合拍成音。仅丢打三棒鼓的技艺,约有20~30种,如白蛇吐飞箭、乌龙搅水等。唱腔风格朴实,委婉低沉。由于抛棒击鼓有严格的规律,歌唱时节奏平稳,变化不大。传统曲目多为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悲苦和对封建统治者之不满,如《逃水荒》、《十恨》等;现代曲目有《绣十景》、《敲锣打鼓上北京》等。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