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太原莲花落

2010-04-29 11:41
来源:福客网 作者:清远
太原莲花落由“晋中落子”(又名莲花乐)发展演变而来,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形式,起源于佛教,流行在宋代,最早是佛门弟子为应佛事,在佛像莲花宝座前演唱,因此而得名。

 
太原莲花落由“晋中落子”(又名莲花乐)发展演变而来,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形式,起源于佛教,流行在宋代,最早是佛门弟子为应佛事,在佛像莲花宝座前演唱,因此而得名。
 
太原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表演者常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所谓七件子乃是分执于两手的竹板,因其右手所执两片大竹板,左手所执五片小竹板,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说唱之词则随着板眼节奏进行表演,所以俗称此为“七件子”。
 
莲花落的说唱词,基本上是七言四句为一段,全用太原方言来合辙入韵。表演时,先扣大竹板,间配小竹板,打板三巡之后,开始说唱,以唱为主,间以夹白,边唱边说,抑扬顿挫,尾音稍长,颇合当地人的审美趣味。
 
太原莲花落的传统曲目,多以当地人熟知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长篇的有《五女兴唐传》、《万花楼》和《呼延庆打擂》等;短篇的有《小两口打架》、《小寡妇上新坟》和《夫妻挑水》等。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莲花落艺人中的突出代表是李连根,其演唱语言用晋中方言,内容以说书为主,如《大小八义》等。20世纪60年代初,太原曲艺联合会青年相声演员曹强开始向李连根学习、挖掘、整理濒危的“晋中落子”,并创作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太原莲花乐”,使这古老的庙会、街头演出形式登上了文艺舞台。
 
太原莲花落从创立至今,能够走向成熟,并在曲坛独树一帜,与老一辈说唱艺人对太原莲花落呕心沥血、锲而不舍的研究、创作是分不开的。然而,太原莲花落一直以来却面临着生存危机,老艺人年事已高,中青年表演艺人少之又少等原因,使得技艺无法传承,因而急需保护。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3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