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七)
经文:
师(1):贞丈人(2)。吉,无咎。
初六:师出以律(3),否臧凶(4)。
九二:在师中(5),吉,无咎。王三锡命(6)。
六三:师在舆尸(7),凶。
六四:师左次(8),无咎。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9),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10),贞凶。
上六:大君有命⑾,开国承家⑿,小人勿用。
注释:
(1)师:卦名。代表众、军旅。
(2)贞丈人:占问率师之人。贞,占问。丈人,德高望重之人,此处“丈人”指主帅。
(3)师出以律:出兵作战当依乐律进退。律,军队赖以号令进退的乐律。
(4)否臧凶:不然,出师虽顺成亦凶。否(pǐ),恶,帛《易》作“不”。臧,古者奴婢贱称,又有善之意;此指执事顺成。
(5)在师中:即在中军,此象征军队有巩固中心。古时天子作三军,以主帅居中军。
(6)王三锡命:君王三次赐命嘉其功劳。锡,赐。王三次赐命,一说为一命受职,二命受服,三命受位;一说为一命受爵,二命受服受车,三命受马。
(7)师或舆尸:出师疑惑,无主攻方向,以致战败,载尸而归。或,惑。舆,车,以此指车载。
(8)师左次:军队驻扎左方。次,舍、驻扎。
(9)田有禽,利执言:田中有禽兽,利捕捉之。田,田野;又有田猎之意。禽,禽兽。执,执缚、捕捉。言,借为焉,二字古通用。
(10)长子帅师,弟子舆尸:长子师军作战,次子以车载尸。长子,系指作战主帅。弟子,次子。
(11)大君有命:大君论功封爵赐命。大君,君王、天子。
(12)开国承家:封诸侯,开创千乘大国;授大夫,世袭百乘之家。
今译:
师:占问率师这人,吉,无灾。
初六:出兵当依乐律进退,不然,出师虽顺成亦有凶。
九二:军队有巩固的中心,吉,无灾。王三次赐命(嘉奖)。
六三:出师疑惑,以致战败,载尸而归。凶。
六四:军队驻扎于左方,则无灾害。
六五:田中有禽兽,宜捕捉之,无灾害。长子率师作战,次子以车载尸,占问凶。
上六:大君论功封爵赐命。封诸侯,开创千乘大国;授卿士大夫,世袭百乘之家。
比(八)
经文:
比①,吉,原筮②,元永贞③,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④。
初六:有孚比之⑤,无咎。有孚盈缶⑥,终来有它⑦,吉。
六二:比之自内⑧,贞吉。
六三:比之匪人⑨。
六四:外比之⑩,贞吉。
九五:显比⑾,王用三驱⑿,失前禽⒀。邑人不诫⒁。吉。
上六:比之无首⒂,凶。
注释:
(1)比:卦名。甲骨文$象二人靠近亲密无间状。有亲辅、依附之义。
? (2)原筮:再筮。原,再一次。
(3)元永贞:开始即永守正道。贞,正。
(4)不宁方来,后夫凶:不安宁事并行而至,后来的人有凶。不宁,不安。方来,并行而至。后夫,指后来的人。
(5)有孚比之:有诚信而亲辅。孚:诚信。
(6)有孚盈缶:有诚信象酒之满缶。缶,是盛酒的瓦盆。
(7)终来有它:最终有意外情况。它(tūo)又作他,意外之事。
(8)比这自内:亲辅来自内部。
(9)比之匪人:所亲辅的并非应当亲辅之人。匪,非。帛《易》作“非”。
(10)外比之:向外亲辅。
(11)显比:显明之比,即光明的正大的亲辅。
(12)王用三驱:王用三驱之礼狩猎。三驱,天子狩猎,三面驱兽,前开一面。
(13)失前禽,最前面禽兽逃走,古天子狩猎前开一面,禽向己则捨之,背己则射之,因而往往失前禽。
(14)邑人不诫:邑人不害怕。诫,惧。
(15)比之无首:亲辅而没有首领。
今译:
比:吉。再次占筮,开始即应永远守正,无灾咎。不安宁的事将并行而至,后来之人要有凶。
初六:有诚信而亲辅,无咎。诚信多得象酒之满缶,最终虽有意外,(仍然)吉。
六二:亲辅来自内部,占问则吉。
六三:所要亲辅的并非应当亲辅之人。
六四:向外亲辅,占问则吉。
九五:显明之亲辅,王用三面之礼狩猎,失去最前面的禽兽,邑人都不害怕,吉祥。
上六:亲辅而没有首领,凶。
(编辑:一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