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爱我中华 > 历史丰碑 >

抗日战争(二):团结起来,筑起血肉长城(4)

2009-08-04 14:16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1937年4月5日,清明时节,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之巅,国共两党派出张继、顾祝同和林伯渠等人,各自携带祭文共祭黄帝陵。毛泽东为此手书《祭黄帝陵文》

1937年4月5日,清明时节,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之巅,国共两党派出张继、顾祝同和林伯渠等人,各自携带祭文共祭黄帝陵。毛泽东为此手书《祭黄帝陵文》:“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黄帝陵一直是炎黄子孙五千年血脉相承的象征。这是国共两党首次共祭黄帝陵,在外敌入侵、山河破碎之际,这次的共祭黄帝陵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激愤已久的中国军人冲上战场,一吐九一八事变以来积压在胸中的闷气,凭着简陋的武器和血肉之躯,揭开了八年全国抗战的序幕!

伴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一步步的侵略,国人也一天天在觉醒,中国内战不断、军阀割据、一盘散沙的局面已经改观。不仅国共两党,所有党派和各阶层民众都意识到只有团结抗日,才能不当亡国奴!沉睡的狮子终于醒来。中华民族开始凝聚成一道新的长城,这道长城坚不可摧!

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出通电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

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最后关头》的演讲,他说:“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正在延安访问的西方女记者海伦·斯诺报道说,"红军一直处于动员状态,五分钟之内就能作好开往前线的一切准备,自七七事变后,他们更是心急如焚,整装待发。"

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洛川会议是在全国抗战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制定的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把实行全民族抗战与争取人民民主、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把反对外敌入侵与推进社会进步统一起来,正确处理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会议通过并发表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指出“只要真能组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疑义的。”

8月25日,遵照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红军主力从即日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会议还决定立即出动红军进入山西参加抗战,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

近一个月后,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国民政府正式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了。

8月下旬,八路军第115师、第120师先后开赴山西抗日前线。9月5日,八路军129师在陕西泾县云阳镇举行抗日誓师大会。滂沱大雨中,站在主席台上的刘伯承师长第一个摘下缀着五角星的红军帽,他说:“让我们暂时告别红军帽吧,但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随着一声令下,全师官兵一起戴上了八路军军帽。

9月6日,朱德总司令在八路军总部的出师抗日誓师大会上,带领八路军官兵宣读《八路军出师抗日誓词》: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死敌,它要亡我国家,灭我种族,杀害我们父母兄弟,奸淫我们母亲姊妹,烧我们的庄稼房屋,毁我们的耕具牲口,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

在震天动地的庄严誓言中,八路军浩浩荡荡渡过黄河,奔赴抗日前线。

(责任编辑:红旗颂)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