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门前又行进一列朝廷重臣的车队。华歆自然又像往常一样,出门观看去了。回转时,却大为惊诧:管宁竟用刀子把芦席割为两截,自己独坐一截用心读书。
华歆不解地问:“幼安,你为什么要把席子割为两截,你我不是从来都同坐一席吗?”管宁缓缓地合上书本,一字一句地说:“你呀,不配再做我的朋友啦!我怎么能与不是自己朋友的人同坐一席呢?”说罢,管宁背过身去,拿起书本,再也不理会华歆了。管宁的割席,与其说是绝交,不如说是劝诫,希望华歆不要改了求学的初衷。
从此以后,两个年轻的朋友便分道扬镳了:管宁潜心读书,成为德高望重的学问家;华歆却一头扎进名利场中,先事孙权,后投曹操,趋炎附势,不择手段,为帮助曹氏父子剪除政敌充当打手。华歆曾经带领五百甲兵入宫捉拿伏皇后。曹丕废汉献帝自立时,华歆按剑指着汉献帝厉声斥责,并将其赶出京城。后来华歆官拜司寇,终于达到了青云直上的目的,但是却一直为世人所不齿。
后来,管宁避居辽东,当地的人感念他的贤德,服从他的教化,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大家和睦共处,安居乐业。管宁回乡后,魏文帝就下诏封管宁为太中大夫,管宁坚决推辞,说自己老了,实在没有什么才能,要求皇帝放过他。可是皇帝偏偏不肯放过他。魏文帝死后,魏明帝又多次征召他,华歆、王朗、陈群等朝中大臣更是反复地推荐管宁,华歆还提出把自己的太尉之位让予管宁。管宁呢,则是一律推辞,到死也没有答应出仕。世人都赞佩管宁的操守,鄙薄华歆之所为。
后人有诗叹华歆曰:“华歆当日逞凶谋,破壁生将母后收。助虐一朝添虎翼,骂名千载笑龙头!”管宁在辽东时,常戴白帽,坐卧一楼,足不履地,终身不肯仕魏,又有诗赞管宁曰:“辽东传有管宁楼,人去楼空名独留。笑杀子鱼贪富贵,岂如白帽自风流。”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