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学而时习之:学习的快乐

2010-02-25 10:54
来源:半部论语学管理 作者:马千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说:“学了能有机会实践,不也是件快乐的时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⒈1』孔子说:“学了能有机会实践,不也是件快乐的时吗?”
  
  “学而时习之”这句话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有的说应该翻译成“学习了之后应该时常复习”,有的说应该翻译成“学习了之后应该时常实践”,还有的说这句话中的“学”和“习”都是学习的意义,这句话就是强调“学习学习再学习”,可能还有其他的解释,甚至还有批判这句话的,说“学习和复习都是令人讨厌的事,怎么可能有快乐呢?可见孔子在胡说。”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我把这句话中的“习”之翻译为“实践”.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是《论语》的开篇之句,可见《论语》的编者对这句话的重视,由此亦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对学习的重视。有宗教信徒认为,人类与动物的本质不同在于人类有灵性而动物没有灵性,我觉得这是对人类的盲目拔高和对动物的无知贬低,事实上,如果我们可以说人类是有灵性的,那么有些动物的灵性并不比人类低。所以我认为,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不在于有没有灵性,而在于是否善于学习、善于通过抽象思维的方式来学习。动物也会学习,但是动物的学习只停留在单纯的模仿阶段,无法上升到抽象思维、乃至于通过文字等的方式去学习,更加不可能通过文字等资料间接地学习继承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知识。人类与动物的本质不同在于人类善于学习,反过来说,作为一个人,如果我们不善于学习、或者懒于学习,那么很可能退化成连动物都不如。
  
  有人说学习是件讨厌的、痛苦的事,我不否认有这样的学习,我同样也不否认,有的学习确实能给人带来无法替代的巨大的快乐。所以严格来说,学习即可以给人带来痛苦,也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如果是被人强迫的学习,大都是痛苦的,如果是自觉自愿的学习,大都是快乐的。
  
  被人强迫的形式有很多种,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比如被父母、被老师、被长辈、被上司强迫去学习,就是有形的;比如被环境所迫、被生存所迫,被虚荣心所迫,被贪婪等所迫的学习,就是无形的。这样有形无形的被迫学习都不大可能带来快乐。只有对学习有兴趣,并且心甘情愿去学,才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正如孔子在『雍也⒍20』中所说的那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当学习提高管理知识不只是为了满足你的上司对你的要求,不只是为了取悦你的老板,也不只是为了满足你的生存竞争的需求,更不是为了追名逐利,而是成为了你的一种兴趣,那么你才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也许你会说,每天平凡琐碎的管理工作,烦都烦不过来,怎么可能还会有乐趣呢?我想这就要看你以怎样的心态去看待管理工作了。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解决各种各样随时发生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如果每个问题都能顺利得到解决,人的心情就会变好,反之,就会变差。我们不是神仙,不可能期望每天遇到的都是可以顺利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只有事先做好准备,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那样才可能减少无法解决的问题,增加可以顺利解决的问题。对于那些无法顺利解决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挑战,那样,你的心情又会不一样。这就好比一个真正的勇士,并不甘愿没有对手,而是期望不断接受高手的挑战。因此,如果你能把通过学习提高管理水平、顺利解决日常管理中一个又一个原来难以解决的问题、看成是一个勇士战胜一个又一个挑战的对手,那么你就能感受到学习提高管理水平的乐趣。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