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实践仁道,矢志不渝(2)

2010-02-02 14:12
来源:感悟中国式智慧 作者:常 桦
遗憾的是,唐玄宗这时已日趋昏庸,他只是为满足个人风雅的享乐而把李白当作御用文人来看待。结果,李白的傲岸使权臣、贵戚不快,而唐玄宗也很快地
遗憾的是,唐玄宗这时已日趋昏庸,他只是为满足个人风雅的享乐而把李白当作御用文人来看待。结果,李白的傲岸使权臣、贵戚不快,而唐玄宗也很快地感觉到李白的桀骜不驯,从而逐渐地疏远他了。民间所传“高力士为李白脱靴”的故事,正可以用来说明李白傲岸的性格以及必然招致毁谤与排斥的结局。徘徊在“立功”与“隐逸”之间的李白,以悲壮的语句写下了《行路难》三首惊人的诗作:“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李白看出在唐玄宗周围,都是一些像李林甫、高力士那样的趋炎附势的小人;他在唐玄宗身边,不过是帮唐玄宗解闷散心,要想政治上有所作为是不可能的。到了第二年春天,李白下决心离开长安,就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辞官还家。唐玄宗顺水推舟批准了他的要求,为了表示他爱才,还赐给李白一笔钱,送他回家。
李白离开长安以后,重新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有的时候隐居读书,有的时候周游各地。在这些日子里,他写下了许多讴歌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李白的许多诗篇表现了他豪放的气概、丰富的想像力和对生活的热爱,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作。他也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诗仙”。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