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中国的文化瑰宝,是华夏民族的智慧,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文化巨著;它是生命的学问,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价值的源泉。易是变化,经为方法(或说经典),《易经》是阐述变化的经书(易之经),是一部严谨的哲学著作。同时,也因为其深奥难懂,才有世人众多的牵强附会之说。
《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代表作。历史上许多的学者,用许多不同的文字赞扬它,推崇它为“群经之首”,自东周以来,再经过孔子的研究和传述,为诸子百家学术思想的源泉。读《易经》贵在领悟,领悟之时,茅塞顿开,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和日常工作生活之中,提升效率,领先于人,成就事业。
中国的文化结构决定了中华民族特有性格,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是一个文化成熟较早的国家,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为我们留下了恢宏的治国之道与管理之道。远古的伏羲氏之“始作八卦”,乃起于观察,普遍观察天、地、人、物以后,归纳所得,制作为八卦的思想符号,是哲学思考的程序;孔子在《系辞传》中道: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现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乌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由眼前自然现象出发,经观察、综合、比较而得出万物的共性,然后归纳创制出象数以代表此共性。
易,一是变易,世间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天地运行,寒暑交替,人生物死,没有竟时;二是简易,一阴一阳,就囊括了万种事物之理,有天就有地,有男就有女,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都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三是不易,世间的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但是规律是永远不变人,月盈则亏,日午则偏,物极必反,这便是一切事物之规律。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市场竞争,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是国际化的竞争。企业竞争的背后已经是文化的碰撞、交融、融合。中国的CEO们应依靠得天独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吸收外来文化,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