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接任帝位后,不受束缚的充份施展其才华,勤政廉明,任人唯贤,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天下明德自虞始”。《史记》记载,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还是舜的臣子的禹创作了歌颂帝尧的乐曲《九招》,结果“致异物,凤凰来翔”,吸引了各方的奇珍异物,凤凰也飞来翔舞,普天之下清明的德政从虞帝时代开始。
我们再回到原文,许由为何辞让天下?“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你尧会打比喻,“我”也会,所以许由就打了个鹪鹩、偃鼠的比喻,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只是一个小人物,没有什么野心,也不想图什么虚名,很知足所以过得很自在、很开心。“就像鹪鹩在森林里筑巢,只不过占一棵树枝;偃鼠喝大河里的水,不过喝满一肚皮。所以算了吧,我的君主!你还是回去吧,天下对我是没有什么用的。”这两个比喻和我们现代人的一个比喻是一个意思,就是教导人们要知足常乐,人再富有,也只能一日三餐,再怎么享受,一天也只是睡一张床。所以“我”很自在,很“逍遥”,要天下有什么用?前文说“宋荣子犹然笑之”,庄子在文中虽然没有写许由也“犹然笑之”,但估计他的内心是在窃笑:“尧啊尧,你这类人真好笑啊,虽然贵为天下之主,有权有势的,却受世俗、名利等世事束缚,仔细想想有什么好?‘高处不胜寒’、‘自古圣贤皆寂寞’,一点意思都没有!还不如我这样一个修道的隐士,自由自在,无拘无事,不受世事纷扰,多快乐啊!”窃笑之余就打发尧走了,“归休乎君”,回去吧,不要再来扰乱我的清静了,天下对我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庄子智慧
帝尧可能一下想不明白,居然让你当帝你都不当,到底许由这个人是被什么东西吸引了?有比“天下”更重要的东西吗?所以到处求道访贤。庄子在后文中写道“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扮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 尧治理天下的人民,使海内政治清平;他到遥远的姑射山中,汾水一直往北,拜见了四位得道的真人,他不禁恍然大悟,把天下都忘掉了。估计也要赶时尚去修道了呵呵。所以“天下”者,巅倒妄想也!想明白了这个问题,什么功名,利禄,啥也不重要了。自由最重要,逍遥最重要!关于这段文字的内容我们在后文再详述。
许由举了鹪鹩、偃鼠的例子后不过隐,你尧举了几个例子,“我”也要多举些。进而说道:“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厨师不做祭祀用的饭菜,掌祭典的人也决不能越位来代替他的工作。意思是天道有律,各人有各人的命和职责,你是天子的命,就该好好当你的天子,这是你的职责;而“我”只是一个隐士的命,好好当我的隐士是“我”的职责,不然乱了天道,有孛于常理。
这一段文字,庄子通过“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进一步论述了“圣人”、“神人”对人生观、价值观认识的不同,思维的迥异和境界的高低。进而进一步论证“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
(责任编辑:蝶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