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相信上帝,其他人交给我们来监视。”
这句话曾很神气地写在美国U2侦察机中队的队徽上。U2的确有骄傲的资本,它的飞行高度,可以俯视当时所有其它飞机的作战升限。在冷战期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侵入苏联和中国上空的时候,就像漫步在自家后花园,来去自由,如入无人之境。
但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天,在中国境内,一架U2侦察机突然变成了一堆金属碎片。
面对众多外国记者的疑问,中国总理周恩来不无自豪地说:是被七亿中国人民一起用拳头打下来的。外交部长陈毅说得更邪乎:U2是被我们用竹杆捅下来的。
“拳头”“竹杆”一说当然是幽默的玩笑。那么,中共的领袖们为什么会那么兴奋?新中国的空军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到底面对过哪些严峻的挑战?又创造过哪些鲜为人知的战绩呢?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调集大量空军兵力进驻远东地区,第七舰队也蜂拥而入台湾海峡,其军用飞机不断侵入中国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领空。 国民党空军也乘火打劫,进一步扩大了对大陆的袭扰范围。 此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土防空基本是一个空白。
据统计:从1950年11月至1953年底,美机侵犯中国领空7729批32126架次;同一时间段,国民党空军进入大陆上空772批983架次。
人民空军开始承担国土防空任务的时间,是1950年10月19日零时。当时只有一个混成四旅,主要负责上海地区的要地防空任务。一年之后,其他新组建的十多个航空兵师也开始担负北京、天津、唐山、广州、青岛等各地的防空任务。
1952年9月20日凌晨5点40分,防空警戒雷达发现,在上海东南133公里处的1架B-29型轰炸机直逼上海。
B-29型轰炸机是二战后期美国空军使用的主要轰炸机,可携带炸弹1.2万磅,它的威名由来已久,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的两颗原子弹,便是它最著名的“杰作”。
“保卫大上海!坚决打下敌机!”华东防空司令部迅速下达了攻击命令。
飞行员何中道和李永年奉命起飞迎敌。他们轮番攻击,先后开炮四次,从高度1500米一直打到200米,成功将入侵飞机击毁坠海。
这是人民空军担负防空作战任务以来首次击落敌机,也是首次在海上超低空条件下与对手战斗。
截至1953年,人民空军防空作战共出动飞机539批、3419架次。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他们创造了“近战快战”等一系列新的战法,共击落敌机5架,击伤3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然而,与担负国土防空的重大责任相比,此时空军的翅膀还是稚嫩的。
1957年11月20日,台湾一架B-17侦察机从福建进入大陆,先后飞越九省上空,一路播撒传单。
第二天,一架P2V侦察机又飞入大陆。沿线空军部队先后起飞18架次战斗机拦截,但均无功而返。这件事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严厉批评,称“影响太坏”。毛泽东批示给当时的军委负责人彭德怀:“请你督促空军全力以赴,务歼入侵之敌”。并特地强调“非常必要”。
1958年7月,美国和黎巴嫩的冲突引发了中东事件,台湾海峡也出现了新的态势。美国驻远东地区的陆海空军进入戒备,台湾的蒋介石也活跃起来,公开声称要“加速反攻大陆的准备”。
美国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多次入侵中国内地侦察,大量拍摄重要军事设施的照片。为遮人耳目,又把两架RB-57D高空侦察机交给台湾当局,开始对大陆纵深进行侦察。
有了让大陆防空部队够不到的新式飞机,台湾空军对大陆侦察的活动更加频繁,范围也越来越大,甚至多次飞到了新中国的首都北京。
而面对一次次的入侵行动,中国对美国政府所能做的仅仅是提出一次又一次的“严重警告”。面对对手高性能的飞机,人民空军深感力不从心。
空军专家 傅前哨介绍:RB-57D性能仅次于U-2,飞行高度可达2万米。人民空军口径最大的100毫米高射炮,对这么高的飞行器望尘莫及。最先进的米格-19农夫式超音速歼击机,最高升限也仅17900米。当时的作战报告曾这样描述:‘歼击机紧急起飞拦截,尽管飞行员拼死把飞机上升到极限,仍旧相差2000米高度……
当时世界上惟一能对付美国高空侦察机的武器就是防空导弹,在这种局面下,一个加强中国防空力量的部署迅速而秘密地展开了。
1958年10月6日,地处北京郊区的高级防空学校四周戒备森严。时任空军司令的刘亚楼在会场庄严宣布:“中国空军地空导弹第一营正式成立!”
随后不久,空军又从北空、南空抽调精锐人员,组建了导弹二营和导弹三营。
为了保密,规定地空导弹兵器的代号为“543”,这支不为外人所知的地空导弹部队因此被称为543部队。
对军人岳振华来说,导弹二营营长的任命来得很突然。他已经当了5年高射炮兵的团长,正准备提升为新成立的高炮师师长。没有更多的解释,岳振华就这样走进了地空导弹部队。
在北京郊区长辛店的驻地里,因为兵器还没有运到,导弹部队的官兵首先抓紧基础理论的学习。当时保密工作很严,17个专业,规定每个人只能学习自己分工的一部分技术,不准多问。
1958年11月23日夜晚,中苏边境的小城满洲里火车站,一列从苏联开来的国际专列悄然进站。车上的“货物”,就是苏联根据协议向中国出口的4套萨姆―2型导弹。苏联当时给出的每枚价钱达上百万元,与一架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基本相当。
空军专家傅前哨介绍:这种萨姆-2地对空导弹,可以说是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它是半固定的全天候中程、高空防空导弹武器,银灰色,体积不大,比较长,像一架小飞机。它的作战半径可以达到30至48公里,射程高度为22000至32000米,飞行速度每秒一公里左右,大约是2.5至3.5马赫。它依靠雷达制导,是专门为击落高空飞行器而设计的。按照苏联的说法,其击毁敌机的概率是:单发70%,三发97%。当然,美国和台湾后来的评估没这么高。
这一夜,空军司令部大楼的灯火通明,刘亚楼等将领度过了一个兴奋的不眠之夜。
这一夜,中国的防空力量已经不动声色地发生了重大变化。
浓重的夜色遮盖住了这个秘密,美国人和台湾方向似乎都没有受到惊动。
导弹和高空侦察机在天空的第一次较量,将会在何时何地发生呢?
1959年,国际形势十分严峻,美联社在元旦电文中宣称:“美国1959年的远东政策的侧重点将有一个大转变,以对付共产党中国的经济以及军事压力……”因此,华府将会采取“更有力的反共控制措施”。
国民党的RB-57D侦察机变得格外活跃,仅头3个月,他们就对大陆13个省市实施高空侦察达10架次。
人民空军的战斗机不断起飞拦截。共起飞了109批202架次,其中106架次都发现了敌机。
当时的空军歼击机部队想尽了一切办法,不仅拆掉了飞机上所有可以拆掉的部件来减轻重量,甚至试验过利用飞机后油箱贮水,在高空向发动机喷水以增加推力的办法。战斗中飞行员们不顾可能机毁人亡的危险,拼命爬升到极限高度开炮,但终因受当时飞机性能所限,收效不大。
更为严峻的是,这一年是国庆10周年,新中国将举行规模空前的庆典活动。
空军专家傅前哨介绍:以往每逢国庆,台湾方面都会派飞机到大陆偷袭、侦察拍照或者散发传单。这次是国庆10周年庆典,数十万群众参加游行,而且邀请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首脑观礼。可以说,这是一个为全世界瞩目的重大政治活动。可是就在6月份,RB―57D就曾两次窜到京津地区上空。完全可以设想,假如它在庆祝大典时再来北京侦察骚扰,不说其他的军事行动,即使只撒些传单下来,也足以使10周年庆典大为扫兴。
中南海严令人民空军必须保证国庆节当天首都上空的安全。 深知台湾那位老对手秉性的毛泽东对刘亚楼说:“我们在北京搞10年大庆,蒋介石在台湾决不会睡大觉,我看他一定会来骚扰,你们打不下敌机,我也睡不好觉。”
当导弹防空部队的官兵还在紧张解读装备上那些陌生的俄文说明时,就已经被列入十周年的防空作战值班计划中。由于担心仅有的三个导弹营无法构成对京城的环形防卫,指挥者临时将负责试验的部队抽调来,再加上一些参与过训练的官兵拼凑成两个营。并报请周恩来总理特批从苏联紧急进口了26发导弹。一个天罗地网在北京上空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