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0月,中国空军组建了由中美空地勤人员组成的中美航空混合团。在此阶段,中国空军主力处于改装时期,作战次数少,规模也很小。
而美国志愿航空队和美军战斗机大队却异常活跃,陈纳德采取了机动灵活的空中战术,打得日军航空队难以招架。
1943年5-6月的鄂西会战是一个重大转折,中国空军出动了当时在国内空军能动用的几乎所有兵力,联合美国陆军共同出击鄂西等地达53次,击落敌机31架,炸毁敌机6架,炸沉炸伤敌舰船23艘,毙伤敌军官兵390多人,取得了显赫成果。从此,中国空军和美军航空队由防御转入反攻,而横行中国领空的日军航空队从顶峰跌落下来。一名日军将领哀叹道:“以1943年为期,大陆制空权巳转移到中国方面,从前在绝对制宝权下行动的我对华地面作战的形势颇有改变之虞。”夺回制空权,在中国空军抗战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五阶段 反攻制胜
从1943年下半年中国空军发动反攻始,到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投降止,共两年多的时间,为中国空军反攻时期。
中国空军反攻是一个曲折过程,其主要特点是:主动出击,长途奔袭,广泛轰炸。在此阶段,最激烈的作战是豫湘桂之战。
1944年,日军为了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动用50多万兵力、1500门火炮,大举进犯。中美飞机连续攻击,动用驱逐机、轰炸机、侦察机共696批、7800多架次,击落、炸毁敌机共100多架。但由于地面作战失利,大批国土丧失,许多机场被敌军占领,中国空军和美军航空队虽在空中获胜,但仍被迫后退。
到了1945年,在华日军航空队山穷水尽,中美飞机冲入敌占区上空,几乎没有日军飞机拦截,可以放手向敌军目标攻击,真正扬眉吐气。
1945年8月,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9日,中国战区对日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中国空军代表第一路司令张廷孟上校出席了受降式。中国空军共计接收日本海陆军飞机1797架及枪炮、弹药、器材等大批军用物资。
(责任编辑:彼岸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