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牛年说牛:传世之作《五牛图》

2009-04-06 17:5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传世唐画《五牛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者是韩滉。这是纸本设色画,十分难得。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五牛图》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

  “牛”代表勤劳致富、幸福安康。寓意脚踏元宝、身背如意、驮拉财富。“牛年”蕴含事业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传统十二生肖中,中国人人人爱牛、尊牛、敬牛。2009年是“金牛年”,属牛的新中国迎来六十华诞。故宫镇馆国宝《五牛图》中的五头牛也是最珍贵、最吉祥的“牛”:五牛聚首,国泰民安;五牛赐福,普天同庆!

  传世唐画五牛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者是韩滉。这是纸本设色画,十分难得。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本图无作者款印,本幅及尾纸上有赵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画中五只不同形态的牛,从琐的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结构标准,造型生动,形貌真切。这幅《五牛图》是一幅纸本设色画,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

  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最右边一头黄牛,姿态生动,正低头在荆棘丛中搔痒;第二头是花牛,昂首缓步,牛尾抽击牛背,轰赶蝇虻;第三头酱色牛,从正面的角度画出,挺立直视观者;第四头黄牛,回首伸舌,舔舐牛腹;第五头牛,侧面直立,唯独它鼻孔穿有缰绳,套上络头。整幅画面出最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别无其它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画家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的、胆怯乖僻的。 在技巧语汇表现上,作者更是独具匠心,作者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行动迟缓。其线条排比装饰却又不落俗套,而是笔力千钧。比起曹霸、韩干画马、周昉、张萱画仕女,似乎在线条独立性展现方面有更多的追求。由于其线条茁壮如此故尔五牛姿态虽有平、奇之不同,但在深美趣味上是同样的厚重与生拙。

  相传韩滉的另一件作品《文苑图》(藏故宫博物院),生动地刻划了诗人们在一起作文章的情景。但笔法,风格与《五牛图》截然不同。

  韩滉画这《五牛图》,恐怕也是有寓意的。有这样一个故事,南朝梁武帝,欲聘仕陶宏景(452—536)为宰相,陶宏景画了两头牛作回答,一头牛挂了金络,另一头牛则放任于水草之间,以此表示宰相虽然位尊权重,就好象是挂了金络的牛,远不如一无牵挂随性优游。梁武帝看了,只得叹其高怀,不再强求了。韩滉画的第五牛,带了金络,显得一脸无奈,而其他牛,率性徜徉。或许是作为宰相的韩滉,对自己进退出处的某种表示。

  《五牛图》卷一经问世,便成为收藏的热点。按明朝人的著录,《五牛图》卷在北宋时曾收入内府,宋徽宗还曾题词签字,但这些痕迹都因后人的挖割而不复存在了,只有“睿思东阁”、“绍兴”这些南宋宫廷的印记表明它南渡的身世。元灭宋后,大书画家赵孟頫得到了这幅名画,如获巨宝,留下了“神气磊落、希世明笔”的题跋。到了明代,《五牛图》卷又陆续到了大收藏家和鉴赏家项元汴与宋荦的手中。清代乾隆皇帝广诏天下珍宝,《五牛图》卷被征召入宫,乾隆皇帝非常喜爱,并多次命大臣在卷后题跋。清朝末年,名画被转到中南海瀛台保存,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五牛图》被劫出国外,从此杳无音讯。

  1950年初,周恩来总理收到这位爱国人士的来信,信中说,唐代韩滉的《五牛图》近日在香港露面,画的主人要价10万港币,自己无力购买,希望中央政府出资尽快收回国宝。周总理立即给文化部下达指示,鉴定真伪,不惜一切代价购回,并指示派可靠人员专门护送,确保文物安全。文化部接到指示后,立即组织专家赴港,鉴定《五牛图》确系真迹,经过多次交涉,最终以6万港元成交。

  名画虽然回归祖国,但经历了颠沛流离,画面上蒙满了尘垢,伤痕累累,更有大小洞蚀数百处。1977年1月28日,《五牛图》卷被送到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厂,由裱画专家孙承枝先生主持修复。经过淋洗脏污,画心洗、揭、刮、补、做局条、裁方、托心等步骤,接着补全了画心破洞处的颜色,再经镶接、覆褙、砑光等,以宣和式撞边装裱成卷。八个月后,验收的专家组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图卷在补配处全色及接笔不露丝毫痕迹,与原画保持了统一,裱工精良,裱件平整、美观,达到了较高的装裱修复水平。装裱修复完成的《五牛图》卷旧貌换新颜,名画重又焕发生机。

  传世名画《五牛图》在中国早已经是家喻户晓。而现在,与它有关的纪念金币、金银画像砖和黄金长卷的问世,又给这幅流传千年的古画增添了新的光彩。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