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揭秘:四千年前远古部落的神秘开颅术(3)

2009-04-26 12:0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鲍修风,被人称为脑科的“第一把刀”,在昨天的头骨论证会上,韩康信的推论对他产生了极大的震动。 对于韩康信的结论,鲍修风是将信将疑。凭借他

鲍修风,被人称为脑科的“第一把刀”,在昨天的头骨论证会上,韩康信的推论对他产生了极大的震动。

对于韩康信的结论,鲍修风是将信将疑。凭借他对颅骨的了解,古人要想在人的头上徒手切出一个圆洞,这并不是件难事,可是,要想保证切骨后,人能活下来,就不能出现任何微小的差错,否则,必将致命。

在那个蛮荒的年代,古人真的能做到吗? 这颗头骨使鲍修风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

鲍修风为头骨检测的事情给韩康信带来不小的震动。如果他真的能够检测出孔洞是手术后的形成的,那专家组所质疑的关键证据就能得到一个有力的证明。

为头骨寻找证据的不只是鲍修风一人,山东考古所研究员张振国,与韩康信交往了十几年,在他的印象中,韩康信是一位严谨而有几分保守的学者,如果没有充分的把握,他是不会公之于众的。

虽然因证据不足,头骨论证会最终没有认同他的推论,可是在张振国看来,还不能判定谁是谁非。

遗址出土的所有物品目前还在清理当中,凭他对这个遗址文化的了解,也许能够从中找出证据。

此时,文物整理室是只剩下张振国一人,他眼前的这些石器是遗址中的随葬物品,五千两百年前,人类还处在石器时代。

如果头上的孔洞真的是人为做的手术,那么当时手术的工具也只能是石器。

张振国一遍遍尝试着石器的锋利程度,石器的刀刃并不如他想象的那样锋利,此时,张振国有些迟疑,如此粗糙的工具怎么能做精密的开颅手术呢?

对头骨的CT扫描正在进行,山东考古所的两位工作人员似乎比鲍修风更加紧张。

头骨CT结果已经出来。

头骨水平横截面的图像清晰地呈现出来,整个头骨最终被分切成140张水平图像。鲍修风让助手调出圆洞周围的水平图像。洞口边缘每个层面的图像,的确如韩康信所说的那样,非常圆润,这样的图像,鲍修风是第一次见到,虽然他曾做过40多年的开颅手术,但是对于手术后,骨头的边缘究竟是怎样生长的?他完全没有经验。孔洞边缘所呈现的这种形状,到底意味着什么?

鲍修风立刻让马大夫冲洗出头骨的X片,与做过开颅手术后的病人进行对比。

鲍修风拿到了两份片子,一张是刚刚做完开颅手术的病人脑部图像,片子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头骨切割后整洁的截面,而另一张就是手术后头骨愈合的图像。

鲍修风愣住了,这个图像上的生长痕迹与古人的完全不同。这个检测结果很快传到了山东考古所人骨工作站,这个消息让韩康信心头一沉。

头骨论证会后,韩康信一直没有返回北京,就在鲍修风鉴定头骨的同时,韩康信自己也在寻找一些新的证据。

他每天花很多时间,用各种手段来研究这个头骨,试图自己找出直接的证据,可是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与此同时,张振国那里也传来消息,他认为那些简陋的石器无法为头骨孔洞提供关键的证据。对于张振国的怀疑,韩康信提出另一种看法。虽然目前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古人有切骨的能力,但是,简陋的工具真的不能胜任吗?韩康信产生了一个想法,他要亲自去试一试这从未有人试过的事情——用简单的工具徒手打开人的头骨。

韩康信选择了考古时所用的铁刀作为切骨工具。一个小时过去,头骨刚刚凿出了形状。切割头骨的难度完全超过了专家们的想象,连韩康信自己也没有想到这般地费劲。三个小时过去了,切骨的专家已经换了第三位。

头骨已经凿通。

四个小时后,头骨最终被切割下来。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