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神秘的圣旨金牌,是否是成吉思汗的遗物?(二)(3)

2009-05-10 16:4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就在李献功答应与金店老板交易的时候,刘振春正在紧张地联系学过八思巴文的原文联副主席江川。因为刘振春手上有金牌的拓片和数码照片,所以他并不

就在李献功答应与金店老板交易的时候,刘振春正在紧张地联系学过八思巴文的原文联副主席江川。因为刘振春手上有金牌的拓片和数码照片,所以他并不急于马上联系李献功。他觉得李献功关心的不是金牌的历史,在搞清楚金牌上文字的内容之前,没有必要和李献功联系 。可此时他的这种想法,极有可能酿成一场无法挽回的大错。

第二天,李献功如约来到联系好的金店。金店老板将金牌放到天平上称重,和银行鉴定的结果一样470克。接下来就是检验黄金的纯度。检验黄金的仪器十分昂贵,这家小型的金店不可能买得起。老板告诉李献功,他们有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法:他会从金牌上剪下一小条,再将金条放入硝酸中反应,反应完全停止时剩下的部分就是纯金,如果他同意,老板就准备用这种方法检测金牌。李献功虽然说不出什么反对的理由,但在心里还是有种奇怪的感觉。他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同意金店老板的提议。

就在李献功和金店老板再次从金牌上剪下一条黄金的时候。李献功的朋友来到了刘振春家,正好那天张国林也在。说明来意后,刘振春和张国林的脸被吓得煞白。

刘振春和张国林马上带上李献功的朋友开车赶往那家金店,可当他们赶到时,老板和李献功已经不知去向。刘振春和张国林一时不只如何是好,他们盲目地开着车,在乌兰浩特的大街小巷四处寻找。

李献功和金店老板带着从金牌上再次剪下的一条黄金,来到位于市区某中学的化学实验室。说明来意后,金店老板建议化学老师用浓硝酸提纯黄金。考虑到金牌中含有大量的银元素,硝酸能够充分地与银元素反应,化学老师同意这种方案。

试验由化学老师亲自主持,他在天平上称出被剪下金条的重量,然后将金条放在加入浓硝酸的试管里。试管里发生的现象和在金店里做的试验一样,没有发生明显的反应,化学老师找来酒精灯给硝酸加热,很快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加快了。几分钟之后反应完全停止。

这时金店老板告诉化学老师,黄金里面可能有其他的杂质,建议滴几滴盐酸再次反应一下。

化学老师考虑了一会,却告诉他们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原因是:黄金虽然不能溶解于高浓度的盐酸、硝酸和硫酸,但是可溶于盐酸和硝酸按3:1的比例配制成的王水中,某些为牟取暴利的金店,会经常使用浓度较低的王水为顾客清洗黄金,然后用大量的金属锌从与反映后的王水中提取纯金。

刚才金店老板建议,在反应剩下的溶液里加上盐酸,这样做会让少量的盐酸与剩下的硝酸混合变成浓度较低的王水溶液。本以为能蒙混过关的金店老板此时一脸羞愧。

化学老师取出剩下的金条洗净后,在天平上再次称量,重量正好是原来的48%,这说明银行的检验是完全准确的。

离开中学后,李献功和老板回到金店准备交易。这时焦急寻找李献功的刘振春张国林也来到了金店。当刘振春看到李献功手拿着的那块金牌时,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由于金店老板失信在先,接下来的交易很快被刘振春终止。

离开金店后刘振春、张国林、李献功一行人,开车直奔乌兰浩特汗山脚下的原文联副主席江川家而去。

原乌兰浩特文联副主席江川:“有一天 一个姓李的和姓刘的同志到北山公园蒙古秘史收藏馆办公室去找我他们从怀中掏出一块金属牌让我鉴定牌上的文字是属于什么文字有什么价值没有 我看了之后根据我多年接触蒙古历史方面的资料断定它是元代的忽必烈年代的八思巴文。”

八思巴究竟是什么意思?江川所说的八思巴文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呢?

其实八思巴是一个人的名字,他的全名叫八思巴·洛追坚赞,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位祖师,元代著名的宗教领袖、政治家和学者。"八思巴"在藏语里就是圣者的意思。

八思巴文是忽必烈让八思巴创制的一种特殊文字,它是元朝官方内部文字,自1269年起,八思巴字在整个元朝版图内供官方使用。作为官方文字八思巴字通行110多年,一直用到北元时期,随着元朝的覆灭逐渐被废弃。

就在众人围住江川想进一步了解金牌时,江川一字一句地读出了金牌上面文字。

(责任编辑:洛阳铲)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