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裴李岗遗址的“石磨盘”,解开新石器时代的秘密(一)

2009-06-22 10:37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遗址是我国著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而它的发现,就是由一个神秘的石磨盘引起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编者按: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遗址是我国著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而它的发现,就是由一个神秘的石磨盘引起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77年4月,初春的一天。

河南新郑县裴李岗村通往县城的乡间小路上,一个农民正大步流星、急匆匆地往县城里赶。这个年轻人的肩上扛着一个沉甸甸地麻袋。

这个农民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他麻袋里装的东西,居然是中国20世纪考古界的一个重大发现。由于,它的突然出现,竟把中国农业文明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

而他祖祖辈辈居住的这个普通村庄——裴李岗,也因此而闻名于世。裴李岗文化遗址的发现之旅。由此,传奇般地拉开了序幕……

1977年4月2日,一个晴朗的下午。在河南新郑县裴李岗村通往县城的乡间小路上,一个叫李铁旦的农民肩上扛着几十斤重的麻袋,正急匆匆地往县城里赶。

裴李岗村距离新郑县城大约有七、八公里的路程。这时,已经走了个把小时的李铁旦,浑身已是汗津津的,肩上的麻袋也越来越沉重,不知不觉中李铁旦的步子渐渐缓慢下来。

此时,20岁的李铁旦心中充溢着一种自豪,他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有觉悟”的事。他认为,麻袋的东西送到县文化馆后,肯定可以为裴李岗村李姓家族争光,挽回面子。

想到这儿,几天前发生在村里的那场尴尬和不愉快又闪现在了李铁旦的脑海中。

李铁旦的老家裴李岗村世代居住着李姓和裴姓两大家族。在李铁旦年轻的记忆中,裴李岗村中的两个家族从未发生过大的争执,多少年来都是和和睦睦的。

可就在前几天,裴、李两家却为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伤了和气。

那天,村民们正在村外东南的岗地上平整土地。突然,一个裴姓的村民挖到了一些坚硬的砖头,他清除了周围的土层和一些残砖烂瓦后,发现下面是一座砖砌的古墓。

听说发现古墓,正在挖土的村民们纷纷扔下手中的活,围过来观看。大家都想立刻知道里面究竟有些什么宝物,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

这时,人群中一名李姓村民大喝一声:“这可是咱李家的老祖坟呀!你们姓裴的竟敢挖我们的祖坟?”“凭啥说这就是你们李家的老祖坟?没准是俺老裴家的呢!”

姓裴的村民针锋相对,群起而上。两个家族双方互不相让。年轻气盛的李铁旦和他的伙伴更是代表李家冲在最前面。

与此同时,县文化馆接到公社打来的电话,说该公社裴李岗村社员,在村东南地平整土地挖出一个古墓,群众发生严重争执,要求县文化馆赶快派干部去处理。

当文物干部薛文灿骑着自行车,从县城匆匆地赶到裴李岗村东南地平整土地现场时。他老远就看到岗地上聚集着剑拔弩张的人群。双方争执不下,几乎发生打群架,气氛十分紧张。

眼看裴、李两拨村民就要发生械斗了。你们住手!薛文灿怒声喝道。在他的震慑下,激愤的人群突然镇静下来。于是,薛文灿抓住时机,改用一种温和的声音对两拨人说道:我说你们不要吵,我给大家讲一下,这个墓是个砖石墓,不是贫下中农的墓,我说不是地主就是富农那种人。这几百年以后,到现在咱们来争这个不是地主就是富农这个墓,还是有啥光彩。我这样一说也很起作用,给他上纲上线了,很起作用,他们姓李的也不争理了,姓裴的也不吵了,就停下来了。

在薛文灿这样上纲上线的质问下,裴、李两方村民果然都缄默不语,再没有人去争这“地主恶霸”的老祖宗了,一场即将发生的械斗事件就这样平息下来了。

临走时,薛文灿对社员群众说,你们村过去就出土过不少文物。在今后的平整土地或其他工程中,若发现出土文物,一定要保护好现场,器物原位不动,马上报告县文化馆。

裴李岗村东南地经过一段时间平整土地工程结束,社员转移到裴李岗村西地进行平整。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事隔数天后,裴李岗村果然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4月2日这天,20岁的李铁旦和伙伴们正在村西的岗地上平整土地。突然,只听见“咣当”一声响,铁锹发出刺耳的响声,把没有心理准备的他吓了一跳,下面是什么东西?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