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具瘦小的骨骼,身高不足160厘米,面部朝上,四肢平伸,看得出是被认真安葬的。
但是,尽管是被认真安葬的,这却是一具受损严重的骸骨,全身遍布35处骨骼损伤,并且还残留着18件骨器,其中有几件竟然是牢牢插在尸骨中至今无法拔出的!
考古专家认为,这个M21墓主人的死状之惨烈,在国内外的考古历史上,都异常罕见!
这是一具已经沉睡了七千多年的骸骨,出土至今,十多年过去了,围绕在她身上的谜团始终无人能解,看到她的尸骸,人们也依然只有震惊和迷惑!
1995年春天,为了配合远处这条高速路的修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附近的零口村进行了一次抢救性考古挖掘,在这次挖掘中人们发现了M21的骸骨。这具看似完整的人骨,其实损伤严重!
尸骨双臂肘关节分离,右臂的尺骨、桡骨以一种奇怪的角度交叉着,左手骨骼荡然无存;最奇怪的是死者的双腿,左腿不但胫骨折断,腓骨更是摆在相距十几厘米之外的斜上方,而右腿,则是令人匪夷所思的反转着!不仅如此,尸骨中还残留着18件骨器。
当年零口考古队的队长周春茂,是最早对M21展开深入研究的人。通过仔细核对,他确定死者身上的骨骼损伤多达35处,主要分布于颅骨,胸椎,腰椎,髂骨、肋骨,以及骨盆等多处不同的位置上,而18件骨器竟然都是死者身上的致伤物!
那么,骸骨的主人究竟是谁?这些骨器和他的死又有着怎样的关系?要解开这一系列的谜团,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死者的身份。
骨坸,实际上就是骨头末端的软骨,在人生长过程中,软骨会慢慢的变成硬骨,这一骨化的过程一般在18岁左右全部完成,骨坸愈合后,人体就不会继续长高了。
耻骨位于人体骨盆的前部,由两块骨头组成,它们接合的部位称为耻骨联合面,年轻人的耻骨联合面褶皱比较多,像搓板状,年龄大的人耻骨联合面则比较平。
M21的耻骨联合面褶皱明显,显然还很年轻!可是,当看到死者的牙齿时,周春茂却犹豫起来。
周春茂:按照这个四肢骨两端愈合的情况,应该说是年龄相对来说比较小一点,他应该在14岁左右,或者14、15岁这么一个过程。但是,我们对于牙齿的磨损情况来看,她几乎已经达到了一级磨损了,这个年龄范围应该是大概是20多岁了,或者是超过20岁了。
用骨骼鉴定人的性别,首先可以掂一下颅骨的分量,女性的颅骨相对较轻,前额平直,眉弓不发达,而男性的颅骨则较重较厚一些,前额倾斜度较大,眉弓粗大。
按照这种标准,M21的颅骨的确带有明显的女性特征,但是,鉴定骸骨的性别,还有一个更为重要部位,那就是骨盆。
因为承担的生理功能不同,男女两性的骨盆具有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说,男性的骨盆内横径小、纵径大,而女性的骨盆横径大、纵径小;男性的耻骨下角小于90度,呈锐角,而女性的则往往大于90度,呈钝角。
那么,M21的耻骨下角究竟是锐角还是钝角呢?显然,是一个锐角!而这正是男性的骨盆特征!
颅骨像女性,骨盆却像男性,为什么在一具骨骼上会显现出两种如此截然不同的特征?那么,这两个特征究竟哪一个才是死者真实的性别体现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请教了专门从事古人类学研究的朱宏教授。
朱泓:未成年人骨盆性别特征不稳定,要慎之又慎。
原来,男女骨盆的形态差异是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形成的,而未成年人骨骼发育还没有最后完成,因此性别特征还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朱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通过头骨和骨盆来进行判断是很难做出判断的。因此我们提出来,希望最好做他的DNA,那么通过DNA做出的结论,那应该是可靠的。